《离骚》的主旨是爱国和忠君。诗中常用婚姻爱情比喻政治,如“曰薄暮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等,以这种男女感情不谐来比喻君臣疏远的状况,根据中国传统的伦理习气,弃妇的哀怨因此对夫君的忠贞为条件的,以是这些诗可以阐明为屈原的忠君。封建时期,国君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国家的象征,臣子只有通过国君才能实现自己的兴国空想,以是屈原的忠君是他爱国不雅观念的一部分。屈原的爱国感情更表现在对祖国现实的关怀之上,怀着是祖国富强的欲望,屈原反复劝诫楚王向先代的圣贤学习,吸取历代昏君荒淫误国的教训,不要只图面前的享乐,而不顾严重后果。对宗国命运的担忧,发而为严肃的批驳精神,这是《离骚》中非常值得器重的地方。
那下面我来摘抄一段《离骚》中我认为比较精彩的句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去世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贫乏乎此时也。 宁溘去世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明净以去世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每每读到此处就想到那个时期的艰辛与墨客命运的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