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会延安宝塔山
向小文
临风宝塔落云巅,疑是重霄玉笋悬。
九曲延河情未了,奔驰到此亦流连。
专家点评
早在1938年,莫耶作词、郑律成作曲的《延安颂》就曾经写道:
巍巍宝塔山,放射神奇的东方魔力。滚滚延河水,翻卷阴郁与光明的决议。
1956年3月,贺敬之作《回延安》,亦云:
几次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
枣园的灯光照民气,
延河滚滚喊“提高”!
宝塔山和延河,成为革命圣地延安的主要标志。凡瞻拜延安的诗作,险些都离不开对这一山一河的歌咏,成为一种思维定势。
古人对宝塔山和延河的歌咏,并不看重摹山范水,而是重在贯注强烈的主不雅观感情。这首《拜会延安宝塔山》,虽然整体上未脱古人窠臼,但遣词命意,亦有独造之处。“拜会”二字,见出崇仰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利用生动的比喻,描述山上宝塔,表达惊叹与讴歌;后两句利用拟人化手腕,借延河水对宝塔山的流连不忍遽去,抒发“我”的依依不舍之情。
延安宝塔山古称嘉岭山,因山上有塔,故通称宝塔山。山上有范公井、摘星楼、东岳庙、嘉岭书院、烽火台、古城墙、望寇台等文物古迹,还有日本工农党校旧址,古今名人诗词碑刻等景不雅观。前两句“临风宝塔落云巅,疑是重霄玉笋悬”,脱略其他各类,从宝塔山的标志性建筑“宝塔”入手,利用大胆的比喻,单刀直入,先声夺人。玉笋,本意指洁白的笋芽,常用来比喻女人手指、小脚,或山峰等,这里喻指延安宝塔,可谓想落天外,配以“云巅”、“重霄”等高远阔大的背景,构图自然气势非凡。一“落”一“悬”,极富想像力。
借塔写山,以简驭繁,是墨客的高妙之处。据资料记载,宝塔山高1135.5米,位于延安城东的延河之滨,山上宝塔,始建于唐代,现存约44米高的九层平面八角形楼阁式砖塔,为明代建筑。拾级而上,可鸟瞰全体城区,自然也能远眺延河。如果说,前两句借宝塔的雄奇写出宝塔山的巍峨,那么,后两句“九曲延河情未了,奔驰到此亦流连”,则借延河对宝塔山的“流连”,来进一步写出“我”瞻拜宝塔山时留恋与不舍的心情。有山必有水,“九曲延河”虽系脱胎于“九曲黄河”,但延河奔驰,流经宝塔山下,亦环抱弯曲,似有流连不舍之意。
本诗题曰“宝塔山”,却并没有铺排宝塔山的文物与景物,而是牢牢捉住山上的“塔”和山下的“河”,利用比喻和拟人手腕,穿插以移情于物——如用赋笔直说延河对宝塔山“情未了”等,从侧面表达“我”游览延安革命圣地的感想熏染,构思相称风雅。
特邀点评:莫真宝
墨客简介
向小文:诗词百家杂志主编,北京久恒林文化传媒总编辑。
专家简介
莫真宝:籍贯湖南常德,文学博士,中华诗词研究院学术部副主任。
精彩好诗
玻璃海蜇
黄旗山行
给 我
点 评 专 家
陈先发、陈卫、曹宇翔、程继龙、耿占春、冯雷、顾北、顾建平、谷禾、洪烛、霍俊明、贾鉴、简明、蒋浩、雷武铃、冷霜、李少君、李海鹏、李建春、李犁、李壮、刘向东、李云、梁晓明、卢辉、罗振亚、马知遥、莫真宝、任毅、荣光启、师力斌、树才、谭五昌、唐翰存、田原、唐诗、汪剑钊、王久辛、王家新、王士强、吴投文、西渡、向以鲜、杨碧薇、杨克、杨四平、杨庆祥、杨墅、余怒、叶舟、臧棣、张德明、张清华、张定浩、张光昕、茱萸、张伟栋、周伟驰、周瓒、朱必松等
栏目主持:王夫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