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墨客一舸归。
”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钴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
山寒天迥,云浪四合。
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
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
因赋此阕,盖过旬,涂稿乃定。
朴翁咎余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
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予亦强追逐之。
此行既归,各得五十余解。

这段短文的意思是说:在绍熙二年的除夕,姜夔从范成大的石湖宅院回到湖州的老家,在途经垂虹桥时碰着了大雪,于是即兴赋诗,这首“笠泽茫茫雁影微”的诗便是个中之一。
五年后的冬天,词人从封、禺地区出发到梁溪,同行的还有朋友俞商卿等三人,这一次又是夜过吴桥,并且几人顶风冒寒在垂虹桥上溜达游赏,饮酒避寒,虽然喝多了,但是仍旧游兴不减,于是姜夔写下了这首词,后来又经由反复修正才算定稿。

实在姜夔的这首词,虽然是写景记游之作,但是从词中,我们不丢脸出他怀人、怀昔的感情。
这也是本词的一个特色,将多种感情领悟在一起,读来意蕴丰富,令人感慨再三。

庆宫春

姜夔入其境者疑有仙灵的一首庆宫春含蓄唯美令人回味无穷

姜夔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
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
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
伤心重见,践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喷鼻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
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
酒醒波远,正凝想、明珰素袜。
如今安在,唯有阑干,伴人一霎。

小注:明珰[dāng],指珠玉宝贝。

起首三句为我们描述了一幅荡舟水上的景象,“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在双桨的颠簸下,水面上漂浮的莼菜荡漾开来,天空中下着小雨,打在蓑衣之上,天色渐暗,暮霭沉沉,广阔的水面显得烟雾环抱。
接着三句连续描述所见之景物,“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鸥鸟盘旋在水面上,仿佛将要落在船上,却又溘然背转人们,飞向远处的树梢。
词人将水上鸥鸟称之为“盟鸥”,或许是由于这并非词人第一次来此处游赏,以是这些鸥鸟是与他“有旧”的。

于是自然而然,过渡到了五年前那次游览的情形,“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词人所回忆起的景象,正是“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墨客一舸归”的景象,词人现在故地重游,景物未变而人却非复当初,以是心中难免感慨,于是他叹道:“伤心重见,践约眉山,黛痕低压”,那重重叠叠的青山,犹如女子的眉黛,并以“伤心”二字点明重见此山的感想熏染,那么怀人之情,便蕴含个中了。

下片开头写途经采喷鼻香径的环境,“采喷鼻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采喷鼻香径是得名于吴王种喷鼻香草并让美人泛舟而采的故事,词人在这里徘徊不舍,而且对着山川歌舞,可见词民气中正是怀人,而且是位女子的可能性较大,遐想姜夔的平生,或许便是那位让他顾虑生平的合肥女子吧。

词人看到昨夜游览的垂虹桥,遐想到今夕昨夜,“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由于昨夜以酒去寒,喝多了,而本日醒来,怀人之情更盛,“酒醒波远,正凝想、明珰素袜”,明珰素袜,是美人的代称,但是这美人是谁?词人不说。
只是说对她有着无尽的思念,以是结尾他写道:“如今安在,唯有阑干,伴人一霎”,自问自答,从回顾回到现实,其伤感之情,绵绵不绝。

姜夔的这首词,虽然是在记游,但是词中明显又有怀人的情愫,可词人并不明说,给人一种蕴藉之美,其余,这一夜游览垂虹桥的人,明显有四人,但是词人也一概不提,只是通过景物渲染来表现自己所要描述的意境,当真是清幽之极,后世有人评价说“一洗华靡,独标清渏,如瘦石孤花,清笙幽磬,入其境者疑有仙灵,闻其声者大家自远”,读者不妨细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