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南
风骚子
唐末宋初·孙光宪
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
菰叶长,水荭开,门外春波涨渌。
听织,声匆匆,轧轧鸣梭穿屋。
注释:一首较早描述水乡农舍风光的词。以白描手腕,描述出一幅范例的具有水乡特色的农舍图。
春水绿波,曲溪澄碧在槿篱茅舍中传出了织布的声音。从有条不紊的庭院景物及织机声,可以想见男耕女织的勤恳情形及水乡农事繁忙的景象。
风骚子
宋·秦不雅观
东风吹碧草。年华换、行客老沧州。
见梅吐旧英,柳摇新绿,恼人春色。
还上枝头,寸心乱、北随云黯黯。
东逐水悠悠。斜日半山,暝烟两岸。
数声横笛,一叶扁舟。
青门同携手。前欢记、浑似梦里扬州。
谁念断肠南陌,回顾西楼。
算矢志不移,有时有尽,
奈何绵绵,此恨难休。
拟待倩人说与,恐怕人愁。
风骚子
宋·张耒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
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
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蘋烟尽处,
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
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喷鼻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
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沈浮。
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
寸眉两叶,禁甚闲愁。
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注释:词抒写游子思妇相思的情怀 。芳草有情 ,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每逢佳节倍思亲,夫妻间两地相思之情愈益浓厚。重阳节是人们登高饮酒的日子,有亲人在外,不免相互思念;玄月换季之时,家家准备寒衣 ,这时,“捣衣”更随意马虎引起思妇对游子痛楚的思念,游子也随意马虎由此遐想到妻子的恩爱。
庚信羁旅北地而不忘家国的典故 来指思乡的愁肠。由于忧伤深重,鬓衰将不胜簪。“白蘋”,“红蓼”,都易使人想起离家之苦 ,雁届时即归,而人分离后却不能归去。
游子对闺中人的怀想。设想妻子怀念游子时的痛楚景况。相思至极,欲说还休;不是不想说,而是说了反而愈益愁苦,倒不如把此情交付给东流之水带去为好。
风骚子 大石
宋·周邦彦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
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环抱,
前度莓墙。绣阁凤帏深几许,
听得理丝簧。欲说又休,虑乖芳信,
未歌先咽,愁近清觞(一作转清商)。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
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
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
寄将秦镜,失落包韩喷鼻香。
天便教人,顷刻厮见何妨。
注释:词作于词人元祐八年(1093 )调知溧水后三年间,是一首诉说相思怀人的作品。
主人公徘徊于池上,离意中人住所不远,却无法靠近。帘影映入水中,风摇影动,加以水面折光,便成碎影,再着斜阳返照,浮光跃金,景致奇丽。不仅体物尽态极妍,且隐含人情。
燕子在旧年筑过巢的屋梁上又来筑巢;土花在前番生过的墙上又生了出来 。它们能隔年重临故处,而比拟自己,却不能重续旧欢,触景生情,人不如物。
“丝簧”似因此琴者传情。那声音象怕误了佳期芳信,满怀幽怨无处倾诉 ,故“欲说又休”;本应对酒当歌,但怕近酒 ,故又“未歌先咽”。
想伊人晚妆停当,待月西厢,正在思念 、愿望自己。咫尺天涯,明知她待月西厢,却无法赴会, 连梦魂也不得去她身边。
东汉秦嘉出为吏 ,其妻徐淑因病不能随行 ,嘉乃寄赠明镜、宝钗等物以慰之,此乃“秦镜”典故 ;晋贾充之女私慕韩寿 ,窃御赐异喷鼻香赠寿,充知其事,即以女妻之,此即“韩喷鼻香”的典故。
顷刻厮见何妨 !
彷佛从中作梗,使有情人不得相会,乃是苍天,不尤人而怨天,可见怨极 ;
风骚子 大石秋怨
宋·周邦彦
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
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
人影参差。酒醒后,泪花销凤蜡,
风幕卷金泥。砧杵韵高,唤回残梦;
绮罗喷鼻香减,牵起余悲。
亭皋分襟地,尴尬处,偏是掩面牵衣。
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
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
断肠声里,玉箸还垂。
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
注释:词写作者离开客居五年的荆州时同当地一位相好的女子分别时的情景,离愁别绪婉然面前。
在一个枫叶飘零的秋晚,主人公就要离开这客居之地而归去,面对山川迢遥,不免情怀凄然。依稀可辨的一行人影,是尚未远去的前来送别的人们,可知个中有一个“她”在,这哀怨的 、未安栖或失落群的雁的鸣声,与残缺成半的凉月,又成为羁情和离思的象征。
主人公醒来,面前残烛摇荡,帘幕随见舒卷;清晰的捣衣声驱散残梦 ,梦想中的“她 。忽从“我”身边消散,不禁悲从中来 ,不可断绝。
临别已觉难以割舍;“偏是掩面牵衣” ,对方呜咽掩泣更使工资难;“何况怨怀长结 ,重见无期”,别后相思愁恨之深 ,别时她为我“ 断肠声里唱《阳关》”,堕泪惦记 ?至今未止。
黄秋园
风骚子
宋·朱敦儒
吴越东风起,江南路,芳草绿争春。
倚危楼纵目,绣帘初卷,扇边寒减,
竹外花明。看西湖、画船轻泛水,
茵幄稳临津。嬉游伴侣,两两携手,
醉回别浦,歌遏南云。
有客愁如海,江山异,举目暗觉伤神。
空想故宅池阁,卷地烟尘。
但且恁、痛饮狂歌,欲把恨怀开解,
转更销魂。只是皱眉弹指,冷过薄暮。
风骚子 和桐城魏宰
宋·王之道
扁舟南浦岸,分携处、鸣佩忆珊珊。
见十里长堤,数声啼鴂,至今清泪,
襟袖斓斑。谁信道,沈腰成瘦减,
潘鬓就衰残。漫把酒临风,看花对月,
不言拄笏,无绪凭阑。
相逢复相感,但凝情秋水,送恨春山。
应念马催行色,泥溅征衫。
况芳菲将过,红英婉娩,追随正乐,
黄鸟间关。争得此心无著,浑似云闲。
风骚子 海棠
宋·曹勋
中春膏雨歇,雕阑晓,最好海棠时。
正新梢吐绿,万苞凝露,暖铺云锦,
喷鼻香点胭脂。向枝上,绪风开秀色,
桃李尽成蹊。朱唇晕酒,酡颜微透,
翠纱轻卷,红映丰肌。
严宸风光主,临赏处,玉殿丽日迟迟。
天与造化西蜀,冶艳芳菲。
待绣帘卷起,欢奉长乐,
内梱多闲,同宴椒闱。
须是对花满酌,不醉无归。
风骚子 闻桂花怀西湖
宋·翁元龙
天阔玉屏空。轻阴弄、淡墨画秋容。
正凉挂半蟾,酒醒窗下,露催新雁,
人在山中。又一片,好秋花占了,
喷鼻香换却西风。箫女夜归,帐栖青凤,
镜娥妆冷,钗坠金虫。
西湖花深窈,闲庭砌、曾占席地歌钟。
载取断云归去,几处房栊。
恨小帘灯暗,粟肌瘦削,
薰炉烟减,珠袖玲珑。
三十六宫清梦,还与谁同。
风骚子
宋·袁去华
吴山新摇落,湖光净、鸥鹭点荡漾。
望一簇画楼,记沽酒处,多少很多多少鸣橹,
争趁潮归。瑞烟外,缭墙迷远近,
飞不雅观耸参差。残日衬霞,散成锦绮,
怒涛推月,辗上玻璃。
西风吹残酒,重门闭,深院露下星稀。
肠断凭肩密语,织锦新诗。
想翠幄喷鼻香消,都成闲梦,
素弦声苦,浑是相思。
还恁强自开解,重数归期。
黄般若
风骚子
宋·陈允平
残梦绕林塘。诗添瘦、瘦不似东阳。
正流水荡红,暗通幽径,嫩篁翻翠,
斜映回墙。对握宝筝低度曲,
销蜡靓新簧。莺
乍亲花簟,慵引壶觞。
帘栊深深地,歌尘静、芳草自碧空厢。
十二画桥,一堤烟树成行。
向杜鹃声里,绿杨庭院,
共寻红豆,同结丁喷鼻香。
春已无多,祗愁风雨相妨。
风骚子
宋·康与之
序:昔贺方回作此道都城旧游。仆谪居岭海,醉中忽有歌之者,用其声律,再赋一阕。恨方回久来世,不见此作
结客少年场。繁华梦,当日赏风光。
红灯九街,买移花市,画楼十里,
特地梅妆。醉魂荡,龙跳撝万字,
鲸饮吸三江。娇随钿车,玉骢南陌,
喜摇双桨,红袖横塘。
天涯归期阻,衡阳雁不到,路隔三湘。
难见谢娘诗好,苏小歌长。
漫自惜鸾胶,朱弦何在,
暗藏罗结,红绶消喷鼻香。
歌罢泪沾宫锦,襟袖淋浪。
风骚子
宋·方千里
春色遍横塘。年华巧、过雨湿残阳。
正一带翠摇,嫩莎平野,万枝红滴,
繁杏低墙。恼人是,燕飞盘软舞,
莺语咽轻簧。还忆旧游,禁烟寒食,
共追清赏,曲水流觞。
回思欢娱处,人空老,花影尚占西厢。
堪惜翠眉环坐,云鬓分行。
看恋柳烟光,遮丝藏絮,
妒花风雨,飘粉吹喷鼻香。
都为酒驱歌使,应也无妨。
风骚子
宋·李从周
双燕立虹梁。东风外、烟雨湿流光。
望芳草云连,怕经南浦,葡萄波涨,
怎博西凉。空记省,浅妆眉晕敛,
罥袖唾痕喷鼻香。春满绮罗,小莺捎蝶,
夜留弦索,么凤求凰。
江湖飘零久,频回顾、无奈触绪难忘。
谁信温顺牢落,翻坠愁乡。
仗玉笺铜爵,花间陶写,
宝钗金镜,月尾平章。
十二主家楼苑,应念萧郎。
风骚子
宋·葛立方
夜半春阳启,东风峭、犹带去年寒。
叹榆塞战尘,玉关烟燧,壮心耿耿,
青鬓斑斑。又还是,一年头上到,
日月信跳丸。看门帖绘鸡,历颁金凤,
酒浮柏叶,人颂椒盘。
幽园。春信近,帘栊静,小宴取次追欢。
聊□水沈烟袅,清唱声闲。
况良辰渐有,梅舒琼蕊,
柳摇金缕,巧缀新幡。
莫惜醉吟亲侧,衣曳荆兰。
明 仇英
风骚子 白莲
宋·刘克庄
松桂各参天。石桥下,新种一池莲。
似仙子御风,来从姑射,地灵献宝,
产向蓝田。曾入师长西席虚白屋,
不喜傅朱铅。记茂叔溪头,深衣听讲,
远公社里,素衲安禅。
山间。多红鹤,审察久,骤然飞去蹁跹。
但蝶戏鹭翘,有时偷近阁下。
对月中乍可,伴娥孤另,
墙头谁肯,窥玉三年。
俗客盛饰,怎知国艳天然。
风骚子 黄钟商芍药
宋·吴文英
温顺酣紫曲,扬州路、梦绕翠盘龙。
似日长傍枕,堕妆偏髻,露浓如酒,
微醉敧红。自别楚娇天正远,
倾国见吴宫。银烛更阑,暗闻喷鼻香泽,
翠阴秋寂,重返东风。
芳期嗟轻误,花君去、肠断妾若为容。
惆怅舞衣叠损,露绮千重。
料绣窗曲理,红牙拍碎,
禁阶敲遍,白玉盂空。
犹记弄花相谑,十二阑东。
风骚子
宋·利登
戏班花柳地,扶残醉、曾记问妖娆。
叹惹住轻烟,柔丝未改,霏零疏雨,
腻粉先飘。更低道,花无三日艳,
柳有一年娇。卷翠未迟,醉红易失落,
共偎喷鼻香影,同赏良宵。
如今知何处,三山远,云水一望迢迢。
傍砌青鸾好在,谁送归飙。
但花下红云,尚通落日,
柳边白月,自落寒潮。
最是无端,子规啼破寒梢。
风骚子 其二 别赣上故人用美成韵
宋·赵必
春光才一半,春未老、谁肯放春归。
问买春价数,酒边商略,寻春巷陌,
鞭影参差。春无尽,春莺调巧舌,
春燕垒喷鼻香泥。好趁春光,爱花惜柳,
莫教春去,柳怨花悲。
春心犹未足,春帏暖,炉薰喷鼻香透春衣。
说与重欢后约,春以为期。
记春雁回时,锦笺须寄,
春山锁处,珠泪长垂。
多少愁风恨雨,惟有春知。
明 项圣谟
《风骚子》,词牌名,别号"内家娇" "神仙伴侣" "骊山石",原唐教坊曲。
调有单调、双调之分。以孙光宪《风骚子·楼倚长衢欲暮》为正体,三十四字,八句六仄韵。
另有双调一百一十字,前段十二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等八种变体。代表作品有《风骚子·楼倚长衢欲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