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为孩子迟早能会,呆板地教太没意思;二是听过太早学毁坏想象力、到小学了坐不住的说法。
不过最近几个月宅家,“识字”被正式提上了日程,看小叶子上个月的“月操持记录表”:第一个便是识字app,竟然险些每天都打了完成的“小勾勾”。
这中间最大的助推力,便是孩子本身:她在5岁前后,表现出了明显的认字兴趣。
小叶子很爱看书,以前紧张是自己看图想象故事,或者我们给她讲。
但去年开始,她会多次停下来,讯问我们绘本上的“字”是什么,还自己考试测验去“影象”,而在生活里偶尔碰着一样的字,她又会很愉快地指出来,“妈妈,这个字我认识!
”
实在是由于,孩子到了“识字”的敏感期:
孙瑞雪在《捕捉孩子敏感期》一书中提到,5岁旁边是“笔墨符号”等迅速发展的敏感期,蒙特梭利则说,这个敏感期在“3-6岁期间都有可能”。
它的本意是说,孩子大致会在这段期间,对“识字”有特殊的兴趣和关注,但可能也被一些标题党放大了,搞得家长焦虑不鸡娃就可能延误孩子。
并不是哈,即便错过,不代表无法填补,不过,如果在“敏感期”顺应孩子自身的兴趣,确实可能事半功倍。
那么问题来了:学龄前到底须要认多少字呢?
网上说啥的都有,咱还是看看人教版的教材吧,我为了写这篇文,特意买了小学一年级高下册的语文书,提前理解孩子到时要学啥:
教材里面有这些内容哈:
识字大概是每课6-20字,我统计了一下,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会学300字旁边,涵盖下面这些词:
放学期400字旁边,涵盖下面这些。
说实话,这700字的量,比我想象中还是要多很多,由于小叶子目前也就100多不到200,如果完备不认识就进小学,压力确实可能会大。
不过咱也不用焦急,这些是“阅读”须要认识的字,不代表一定会写,也不是说孩子上学前就要全部知道。
常日幼小衔接班,会让孩子在入学前节制200多字,咱可以先把认识“200个”,当做一个基本目标,孩子第一学期肯定不会太吃力。
如果学有余力,孩子乐意多认识一些,到600旁边会比较空想,个别兴趣比较浓,再到1000乃至更多,也是可以的,没有标准答案。
不过还是要回到认字的初衷:认识几千个字,不代表孩子能真正看懂一本书,咱们不要局限于苦哈哈地教孩子单独认字,更不要弄一堆词卡让孩子单独机器影象.
识字做事于阅读,重视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气,远比识字要主要得多。
接下来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用过、能让孩子在敏感期“更好识字”的好帮手。
本来想着把识字app、书本、玩具、游戏都写进来,但是创造7款app的利用报告写完,已经6000字了
再多估计大家也看不完,这篇我先来先容app,其他内容之后再来分享哈:)
我家比较“规律”开始学,便是通过app,它能做到的交互效果,也很吸引孩子一贯有兴趣学下去。
市情上识字app多达10几20种,本日选择的7款(洪恩、熊猫博士、叫叫、悟空、麦田、每天、布布),算是比较有名气的,我每一款都详细研究过,也让小叶子利用过,还有几个买了长期的会员。
先来分享我家的体验结论:
⭐⭐⭐⭐⭐综合利用体验好: 熊猫博士识字、洪恩识字
⭐⭐⭐⭐综合利用体验较好(有特色也有小问题):悟空识字、叫叫识字、布布识字
⭐⭐⭐综合利用体验一样平常:麦田认字、每天识字……
我还把当中的功能、利用体验做了一个测评表:
关注微信"大众年夜众号「慢发展」,后台对话框回答“识字测评”,查看更大的高清图哈。
接下来分别再来说说每个app哈:
一、洪恩识字
洪恩是比较经典和老牌的识字app了,口碑一贯不错,也是小叶子最早利用的,我也给不少妈妈们推举过。
它采取的是一课一字的模式,每学一个可以解锁下面的一个,200字往后会到一课多字的组词式学习。
刚利用对孩子是比较友好的,由于它是我体验这么多App里,在“游戏”环节做的很棒的一家,分为“玩、认、练、写”四个识字环节,不管多难的字,合营了象形和游戏,确实随意马虎影象:
认字包括:字-组词-短语,界面相对大略,紧张为了强化对字形的辨认。
第三部分是互动小游戏辨认识字,串联在了小故事场景里,每辨认出一个,会有即时的“效果”,比如这里找瞄准确的字,熊就集齐汉堡。这也是大多数app都会有的辨字设计:
末了一部分是“写”,通过互动游戏练习3次,而且触感比较真实,笔画和力度都要够、连续,才能显示“写”出来:
其余还配有分级阅读,每10课会解锁一个和之前字干系的绘本,帮助孩子得到造诣感、逐渐实现自主阅读。
延展功能还有“汉字小教室”、宇宙护卫队、汉字竞技、字库等等,紧张也是通过多形式的游戏、视频、绘本巩固学习效果。
吉吉说
优点:
1、游戏非常好玩,课程设计大略易懂,低幼孩子随意马虎上手
2、画质精美、页面流畅、支持跳字
3、手指描字对书写笔画顺序、力度、连贯性有哀求,“书写”效果逼真。
缺陷:
1、紧张侧重于对“单字”的象形认知,缺少对字义的讲解、没有拼音、跟读练习、较少组词和段落运用。
2、游戏的占比比较多。app里面的4大功能,我家小叶子最感兴趣的还是游戏,有时复习,她会只选择玩游戏,比拟之下,“手指描写”环节,她的耐心就少些。
综合建议:
推举。整体设计很棒,会很吸引小朋友,也有复习环节,能巩固学习效果。建议留神游戏韶光或适当跳过游戏环节,避免沉迷。
二、熊猫博士识字
熊猫博士识字是我后来挖掘到的一款宝藏app,我以为洪恩已经做得很棒了,没想到熊猫博士还能有很多让我以为有亮点的设计。
看这个萌萌大熊猫是不是眼熟?对的,励步也见过,这是“好未来(学而思)”的标志动画人物,而熊猫博士识字,是学而思旗下唯一一款识字类app,再打开来看,果真没让我失落望。
它采取的是一课5字的办法,每天解锁一课,一周课程按“4节新课+2节练习课+1节综合课”设计,单课内容主体包括“复习汉字”——“今日课程”——“分级阅读”——“玩一玩”,一节课只要10分钟旁边,对孩子眼睛损耗较少。
我重点说内容的亮点吧:
看了这么多app,熊猫博士,是在关于字的拆解、利用、延展方面做得最全面的一家,“字词句段篇”、乃至数数、加减法、拼音、思维啥的都有,确实有“学而思”的特色。
洪恩的识字启蒙是单独讲字切入,熊猫博士很不同的一点是,识字的课程安排不单独只讲这个字,而是会将词语、句子贯穿起来学习。
我拿第一课举例,每一课的5个字,会用一个意见意义故事串联:
比如熊猫博士会先勾引小朋友们,用创意象形识字法认识字,然后关联他们,比如书房里的“一”只羊毫,然后两只羊毫平行着放、交叉着放,从“二”再到“十”:
当中还用到了“数数”、“逐一对应”的数学思维,来帮助孩子理解“十”的意义。
随着是描红写字,没有洪恩那么用力,但也有笔画顺序的哀求,同步也会说出笔画名称,两遍,够孩子影象了。
然后是语音跟读和识别,这个功能熊猫博士是做的最好的,洪恩和几个app都没有,不过可能是技能缘故原由,也不是100%完备精准识别,但相对算比较“智能”的。
我非常喜好“组词”的部分,比如“小”字:小鸟在天上飞,小孩们在愉快地奔跑、有大就有小……孩子会知道这个字在语境里可以怎么用,然后看图匹配。
这样每个字学下来,孩子节制的不单单是这个字,而是词语和句子,也就能更好地为阅读与写作打根本。认字环节也是结合着拼音,这一点洪恩没有。
分级阅读的故事性会比较强,属于刚学会的新字的,会标红,有跟读和自主阅读两种模式:
看完了还有阅读理解题:
当然,也少不了各种有趣的小游戏,我会觉得游戏贯穿了始终,但韶光比较短,不会失落焦到让孩子忘了识字:
每个小环节结束,还有这种几秒的打气球啥的,小叶子很喜好。
然后一课4个环节全部完成,孩子会得到一个小礼物,能够给小乌龟“托托”兑换一个食品并亲自喂它,小朋友也会很有义务感。
吉吉说
优点:
1、学而思旗下产品,综合功能比较强,认字体系较完全
2、画面精美、有故事感、结合了数学、拼音等拓展内容
3、游戏融入较好,比例适当
缺陷:
1、刚开始利用页面交互须要适应,知道下一步点哪。
2、暂不支持单独跳字。
综合建议:
推举。全动画场景识字,游戏贯穿始终但有不会喧宾夺主。北大中文系教授进行教研把关,课程质量有保障,还有分级阅读电子绘本。而且我喜好它相对来说耗时更短、更高效,一天学5个字,只要10分钟。
三、悟空识字
悟空识字也是比较有名的一款了,以民间传说《西游记》为故事背景,设置了不同游戏场景和关卡,让孩子闯关完成学习,课程体系分三个阶段:快乐学习——快速学习——拓展学习。
每天的学习都是从花果山开始,“点孙悟空在的地方,开始冒险”,对付喜好《西游记》的小朋友会非常吸引,我自己的不雅观感是,花果山页面很俊秀,不过进入识字部分,画风和设计就比较传统了,不是太精细。
学习环节紧张有6步骤:“初识汉字——快速巩固——跟读汉字——听音辨字——认字辨音——选词填空”。
初识汉字一共默认是6个词,也可以自己设置一课3-10个:
紧张是对笔墨有一些大略动画演示、组词+组句,这个过程没有加入游戏和互动。
随着是快速巩固,根据象形图片,提示孩子在右边的4个里,找出精确的:
“跟读汉字”这里紧张是让孩子自己读,没有语音输入和识别功能,孩子如果不会读,系统会自动提示。
末了3部分“听音辨字、认字辨音、组词填空”紧张是巩固环节,每一部分都会有一个简短的孙悟空的故事串联任务,这部分画质更像ppt静态图片,如果是动态就更好了。
但也会吸引孩子,比如“听音辨字”,找对了蟠桃就能掉下来:
认字辨音是孙悟空找白马坐骑,这部分用到了拼音提示:
组词填空是炼丹的场景,相称于词汇的输入。
然后会自动天生当课的学习报告:
其他功能还包括了阶梯阅读,有数学启蒙、拼音读本内容。
“欢快谷”这部分,有很多有趣的识字小游戏,比如拼图、连连看。
吉吉说
优点:
1、对喜好《西游记》和孙悟空的孩子会特殊吸引;
2、游戏部分设计比较独特有趣。
缺陷:
1、短缺“写练”的环节
2、传授教化思维、字义理解办法比较传统:元妈家买了这个会员,学习了几个月,反馈说上手随意马虎,刚开始学的时候,每天会主动嚷着要进行练习,之后字越学越多、越学越难了,有时就须要家长提醒了。
综合建议:
《西游记》和“孙悟空”迷可以入,综合学字效果不如熊猫博士和洪恩。
四、叫叫识字
叫叫识字有一个大背景故事,紧张是小鸡叫叫、叮铛、猪小弟、叽里咕噜组成“叫叫小分队”网络魔卡,联合对抗“怪博士”,会授予孩子一种义务感。
画风见仁见智了,我觉得有点似曾相识的怀旧感,有些画面清晰度可以再加强……
但是孩子挺喜好,可能我家是女孩吧,整体来说动画故事占得有点多,小叶子更被故事部分吸引,识字反而不那么有兴致。
识字主体部分有3个任务,中间用动画串联,而且支持跳环节:
第一个任务是认字,一节包括了6个汉字(网络6张魔卡),每个汉字先通过象形办法视频讲解一遍,比如第一课“耳、人、牙、手、头、口”,勾引孩子认识字,再组词。过程更像“看图识字”,字义部分阐明不多。
第二个任务是“魔卡变变变”,看图听音识字:
第三个任务是“激活魔卡”,可以跟读,不过无法识别,我测试了故意读错,也能通过,任务间会有些许卡顿。
复习环节,有字的读音和字形匹配、放在词组里做配对,如果关注了"大众号,会有学习报告发送:
如果购买了会员、坚持学习,还能解锁其他功能。
个中这个“图书馆”里,有绘本故事和针言故事,可以录故事,算是亮点之一。
吉吉说
优点:
1、有趣的大背景故事,引发孩子义务感,适宜特殊爱听故事的孩子,能在故事中学会认字。
2、支持跳环节
3、可以录制故事反复回听,学习反馈设计不错。
缺陷:
1、画质风格不足风雅清晰,动画故事占比偏高,随意马虎失落焦;
2、传授教化思维偏传统,没有写练内容;
3、任务切换不足流畅。
综合建议:
整体识字效果也是不如熊猫博士和洪恩,但适宜部分特殊喜好听故事的小朋友、可以靠故事驱动孩子持续识字。
五、麦田认字
麦田认字是“麦田”系列的个中一个app,搜索的时候,创造还有系列拼音、数学、英语等app。
而识字app里面也不止是识字,还包括了须要独立付费的“百科”、“数学”、“拼音”、“英语”、“思维”、“写字王”等。
整体上我觉得有些切换任务时loading会比较久,个别环节又很慢,整体效率不足高。
1课6字,识字思维办法偏传统——象形认字环节,组词、组句:
录音功能算比较特殊,只能跟读一遍,读错无法辨认:
“辨字辨音”包括了两个游戏,每个游戏会过两遍6个字,AI部分效果是一样的,会觉得有些疲塌:
组词填空分为“根据语音选择精确汉字”,以及句子排序:
有声阅读部分不是绘本,而是童谣,这个形式是比较新颖独特的,串联了当节课学到的字,内容上不算很特殊,系统有鼓励孩子跟读,不过对初听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吉吉说
优点:
1、童谣比较有特色
2、app有其他付费内容
缺陷:
1、没有书写、拼音环节
2、任务切换韶光略久,单时用课久
3、整体中规中矩,画风一样平常
综合建议:
不属于专门的识字app,整体识字内容设计比较传统,突出的特色不多,如果本身就有在麦田学习,或喜好其他系列内容的,可以考虑。
六、布布识字
这个app下载量不算高,可能由于团队背景有我的母校浙江大学,就好奇的下载了,以为还是挺创新跟有特色的。
它是一课5字,开篇会有一个神话故事动画,比如“盘古开天辟地”,支持跳过动画动能:
随着会逐个先容每个字,先用怀旧风手绘视频的办法,阐明字义、演化过程:
随着到读(语音识别不算精准,第二遍读错的话也会判对)、写(一遍):
然后便是大家都有的“听音辨字”了。
组词和组句:
相对来说涵盖的内容比较全,都完成还能收成一个这样的奖状。
吉吉说
优点:
1、汉字思维、字义讲解和神话故事包装都比较有特色
2、内容设置相对较全
缺陷:
1、书写部分只有一遍
2、语音识别不精准
3、不支持跳字
综合建议:
可搭配购买,是浩瀚app里,汉字文化呈现和解读做出了自己特色的一家。
七、每天识字
每天识字听说有儿童文学专家参与设计,主页如下:
整体画风不算太精细,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是,每一课的各个环节,都会用每天小老虎和其他小伙伴的故事串联,提到一些安全知识和日常行为准则。
动画部分可跳过,结束时还会预报下一集的故事吸引小朋友连续学:
认字部分,整体比较传统,大略的象形阐明:
随着是跟读,这里没有设计互动环节,便是系统自己每隔几秒读一个。
然后是听音辨字+组词练习,形式也是比较传统的,没有练写的部分。
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是,它是一个识字+古诗app,每天的两个任务里,第一是认字,第二是古诗:
古诗的紧张功能是录音上传,不过如果不认字、不认识汉语拼音,孩子也比较难直接读出来。
如果本身就对古诗有兴趣的,录在app里有记录(我的作品),相称于逐日打卡了。
吉吉说
优点:
1、安全知识、故事串联、古诗部分有特色
缺陷:
1、无写练部分,无跟读功能
2、画风不足精细
综合建议:
整体识字环节设计思维较传统,如果对古诗、或者穿插安全知识故事感兴趣,可以考虑。
呼~写完了,pad里还有一些app,综合下载量较小,也没有特殊突出的功能了,就没有逐一先容了。
本日先容的,我都带孩子亲自体验过,有些为了方便写和截图,还看了好几遍,当中可能存在着一些主不雅观性,但总的来说,实事求是:每个app,都有优点,也有缺点。
我会建议首选熊猫博士和洪恩,综合认字效果好,不分高下,现在我家也是这两个在搭配利用,熊猫博士为主,单课韶光短,内容全,有学而思背景;洪恩为辅,游戏和写的环节做得特殊好 。
布布、悟空、叫叫这几款也各有特色,适宜特定的孩子。
考虑到孩子单独长期利用一款app,会产生抗拒和疲倦,以是分阶段购买2-3个搭配利用、复习,也是可以的哈,尤其家有俩学龄前孩子的,还能循环用:)
怕写太多大家看着累,结果一测评就想每个细节都照顾到,又写了6000多字
以为这篇对自己有用,或者还想看其他识字书本、玩具推举的,请留言见告我吧
—END—
作者:吉吉。二宝妈,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喷鼻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发展。
微信"大众年夜众号:manchengzhang123
个人微旗子暗记:花韶光:babyhours003
吉吉:mancz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