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

南乡子

朝代:五代 作者: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这首词是作者前期的作品。
李珣共有《南乡子》词17首,描述南国水乡的风土人情,具有光鲜的地方色彩、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民歌风味。
这是个中的一首,写的是南国水乡少女的一个生活片断,写春女游莲塘,触景生情,相与戏谑,煞是动人。

无题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未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东风,背面秋千下。

从此诗的描述看,这位诗中的姑娘大概是墨客初恋工具,由于只有青梅竹马的异性,才可能有如此近间隔的不雅观察,才写得出如此动人心弦的诗。
可惜父母未能如其愿,姑娘在“泣东风”,也是墨客在嗟叹。
“十五泣东风”正是写出了墨客与姑娘的这段恋爱,没有结果,从此要劳燕分飞,天各一方了。

点绛唇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顾,却把青梅嗅。

此词,属存疑之作,若确为易安作品,当为清照从前作品,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
上片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
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快,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往后一霎光阴的镜头。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
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溘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
“见客入来”,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

折桂令·春情

朝代:元代 作者: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喷鼻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这首曲子的脉络很清晰,全曲分为四个层次:首三句说少女陷入了不能自拔的相思之病;次三句极表少女处于相思中的病态生理与神色举止;后二句则点出少女害相思病的缘故原由;末了宕开一笔,以既形象又蕴藉的笔墨逗露出少女心巾所思。
全曲一气流走,夷易简朴而不失落风采,自然夭成而弯曲尽致,极尽相思之状。

采莲曲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面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腕加以衬托描写,奥妙地将采莲少女的俏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