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
武周证圣元年(695)乙未科状元。浙江杭州萧隐士。还乡偶书二首幼年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去家乡岁月多,比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东风不改旧时波。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剪刀。张九龄武周长安二年(702)癸卯科状元。广东韶关人。 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初入湘中有喜征鞍穷郢路,归棹入湘流。望鸟唯贪疾,闻猿亦罢愁。 两边枫作岸,数处橘为洲。却记从来意,翻疑梦里游。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李昂唐玄宗开元二年(714)甲寅科状元。陇西成纪人。
暮春喜雨诗 风云喜际会,雷雨遂流滋。荐币虚陈礼,动天实精思。 渐侵九夏节,复在三春时。霢霂垂朱阙,飘飖入绿墀。 郊坰既沾足,黍稷有丰期。百辟同康乐,万方伫雍熙。 《上元日二首》 上元高汇合群仙,心斋何事欲祈年。 丹诚傥彻玉帝座,且共吾人庆大田。 蓂生三五叶初齐,上元羽客出桃蹊。 不爱仙家登真诀,愿蒙四海福黔黎。 王维唐玄宗开元九年(721)辛酉科状元。山西祁县人。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域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端人。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景象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不雅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李嶷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丁卯科状元。籍贯无考。林园秋夜作林卧避残暑,白云长在天。赏心既如此,对酒非徒然。月色遍秋露,竹声兼夜泉。凉风怀袖里,兹意与谁传。 淮南秋夜呈同寅天净天河高,夜闲砧杵发。清秋忽如此,离恨应难歇。风乱池上萍,露光竹间月。与君共游处,勿作他乡别。 贾至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乙亥科状元。河南洛阳人。春思二首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喷鼻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西亭春望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窅冥。岳阳楼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同泛洞庭湖三首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枫岸纷纭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 江畔枫叶初带霜,渚边菊花亦已黄。 轻舟落日兴不尽,三湘五湖意何长。 崔曙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戊寅科状元。河北定州人。 送薛据之宋州无媒嗟失落路,有道亦乘流。客处不堪别,异域应共愁。我生早孤贱,沉沦腐化居此州。风土至今忆,山河皆昔游。一从文章事,两京春复秋。君去问相识,几人成白头。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汉文天子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常衮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乙未科状元。陕西西安人。登栖霞寺林喷鼻香雨气新,山寺绿无尘。遂结云外侣,共游天上春。鹤鸣金阁丽,僧语竹房邻。待月水流急,惜花风起频。何方非坏境,此地有归人。回顾空门外,皤然一幻身。 赴京旅次感怀万里云烟绕画楼,客居无事转深愁。秋风翠阁看初动,玉露金茎望欲流。廿载承恩谁报主,生平僚属且封侯。明朝努力长安道,不为晴川恋旧游。张濯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辛丑科状元。张濯,平生、籍贯无考。迎春东郊颛顼时初谢,勾芒令复陈。飞灰将应节,宾日已知春。考历明三统,迎祥受万人。衣冠宵执玉,坛?晓清尘。肃穆来东道,回环拱北辰。仗前花待发,旗处柳疑新。云敛黄山际,冰开素浐滨。圣朝多庆赏,希为荐沉沦。此为张濯考状元的殿试卷,属试帖诗。题舜庙古都遗庙出山汾,万代千秋仰圣君。蒲坂城边长逝水,苍梧野外不归云。寥寥象设魂应在,寂寂虞篇德已闻。 向晚风吹庭下柏,犹疑琴曲咏南熏。 杨凭唐代宗大历九年(774)甲寅科状元。河南灵宝人。 千叶桃花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晚驻年华。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巴江雨夜 五岭天无雁,三巴客问津。纷纭轻汉暮,漠漠暗江春。 青草连湖岸,繁花忆楚人。芳菲无限路,几夜月明新。 春中泛舟 仙郎归奏过湘东,正值三湘仲春中。 惆怅满川桃杏醉,醉看还与曲江同。 春情 暮雨朝云几日归,如丝如雾湿人衣。 三湘仲春春光早,莫逐狂风缭乱飞。 丁泽唐代宗大历十年(775)乙卯科状元。平生、籍贯均不详。龟负图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图。五方行有配,八卦义宁孤。作瑞旌君德,披文叶帝谟。乘流喜得路,逢圣幸存躯。 莲叶池通泛,桃花水自浮。还寻九江去,安肯曳泥途。 这首诗是丁泽的殿试卷。良田无晚岁人功虽未及,地力信非常。不任耕耘早,偏宜黍稷良。 无年皆有获,后种亦先芳。膴膴盈千亩,青青保万箱。 何须祭田祖,讵要察农祥。况是春三月,和风日又长。 黎逢 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丁巳科状元。生卒年、籍贯均不详。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上林新柳色,小苑暮天晴。始望和烟密,遥怜拂水轻。 色承阳气暖,阴带玉沟清。不厌随风弱,仍宜向日明。 垂丝遍阁榭,飞絮触廉旌。渐到依依处,思闻出谷莺。杨凝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戊午科状元。河南灵宝人。春霁晚望小雨晴深小苑东,百云开气逐光风。雄儿走马神光上,静女看花佛寺中。书剑学多心欲题芍药芍药崭新栽,当庭数朵开。东风与拘束,留待细君来。
李郃唐文宗大和元年(827)丁未科状元。湖南宁远人。咏舜庙古杉总负亿年质,高临千仞峰。贞心欺冕桂,劲节掩寒松。 任彼风飙折,挺然霜雪冲。茎凌霄汉表,根蟠龙窟中。 仙客频栖舞,良工何渺逢。枝头连理翠,推戴圣神宫。
李馀唐文宗大和七年(833)癸丑科状元。四川成都人。临邛怨藕花衫子柳花裙,多著沉喷鼻香慢火熏。 惆怅妆成君不见,空教绿绮伴文君。 郑颢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壬戌科状元。河南荥阳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续梦中十韵间岁流虹节,归轩出禁扃。奔波陶畏景,萧洒梦殊庭。境象非曾到,崇严昔未经。日斜鸟敛翼,风动鹤梳翎。异苑人争集,凉台笔一直。石门雾露白,玉殿莓苔青。若匪灾前兆,何缘思入冥?御炉虚仗马,华盖负云亭。 白日成千古,金滕 九龄。小臣哀绝笔,湖上泣青萍。
卢肇
唐武宗会昌三年(843)癸亥科状元。江西宜春人。别宜春赴举秋日草木正萧疏,西望秦关别旧居。筵上芳樽今日酒,箧中黄卷古人书。离山且作衔芦雁,入海终为戴角鱼。是非九霄飞直上,不教毛羽落空虚。此诗为卢肇离家赴考时作。
风不鸣条习习和风至,过条不自鸣。暗通青律起,了望白萍生。拂树花仍落,经林鸟自惊。几牵萝蔓动,潜惹柳丝轻。入谷迷松响,开窗失落竹声。熏弦方在御,万国仰皇情。这首诗是卢肇考状元的殿试卷。
竞渡诗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煽惑时雷模糊,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啖,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真夺得锦标归。
送弟去日家无担石储,汝须勤苦事樵渔。古人尽向尘中远,白日种田夜读书。
牧童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嘲小儿贪生只爱面前珍,不觉风光度岁频。昨日见来骑竹马,目前早是熟年人。
易重唐武宗会昌五年(845)乙丑科状元。江西宜春人。寄宜阳兄弟六年雁序恨分离,诏下目前遇己知。上国皇风初喜日,御阶恩渥属身时。内庭再考称文异,圣主宣名奖艺奇。故里仙才若相问,一春攀得两重枝。
莫宣卿唐宣宗大中五年(851)状元。广东封开县人。及第自咏两首羽翼高飞到碧霄,出路似锦岂知遥。才吞王母千年药,便夺龙头第一标。脚下云霞随地起,面前尘土顷刻销。万金书寄南归雁,三级龙门已一跳。 笔阵才交万乘前,一声雷震便仙游。榜中姓字当头立,箧里文章尽世传。红杏喷鼻香中呈绣服,绿杨堤畔着金鞭。九衢莫怪人争看,才子风骚正少年。
到家一枝丹桂九重天,名耀今科四海传。笔墨化为毡上锦,仪型变作岛中仙。风光辉耀生尘外,瑞气氤氲拥马前。此日到家花满路,曲江春色绕身边。
及第后宿平康里诗春来无处不闲行,楚润相看别有情。好是五更残酒醒,时时闻唤状头声。
裴说唐哀帝天祐三年(906)丙寅科状元。广西桂林人。咏鹦鹉常贵西山鸟,衔恩在玉堂。语传明主张,衣拂美人喷鼻香。缓步寻珠网,高飞上画梁。长安频道乐,何日从君王。鹭鸶秋江清浅时,鱼过亦频窥。却为分明极,翻令所得迟。浴偎红日色,栖压碧芦枝。会共鹓同侣,翱翔应可期。
牡丹数朵欲倾城,安同桃李荣。未尝贫处见,不似地中生。 此物疑无价,当春独有名。游蜂与蝴蝶,来往自多情。
蔷薇一架长条万朵春,嫩红深绿小窠匀。只应根下千年土,曾葬西川织锦人。
春日山中竹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柳高拂危楼低接风,灞桥攀折一何频。斟酌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梁嵩五代十国南汉白龙元年(925)乙酉科状元。广西平南人。 赋荔枝露湿胭脂拂眼明,红袍千裹画难成。佳人胜尽盘中味,天意偏教岭外生。橘柚远惭登贡籍,盐梅应合共和羹。金门若有栽培地,须占人间第一名。此为梁嵩考状元的殿试卷。
伍乔五代十国南唐保大年间(943-957)状元。安徽庐江人。 僻居酬朋侪僻居惟爱近林泉,幽径闲园任藓连。向竹掩扉随鹤息,就溪安石学僧禅。古琴带月音声亮,山果经霜气味全。多谢故交怜朴野,隔云时复寄佳篇。
晚秋同何秀才溪上闲步秋光思杳然,荷藜因共过林烟。期收野药寻幽路,欲采溪菱上小船。云吐晚阴藏霁岫,柳含余霭咽残蝉。倒尊尽日忘归处,山磬数声敲暝天。
苏德祥宋太祖建隆四年(963)癸亥科状元。山东益州人。 赠南岳宣义大师英公诗学就书闻在道林,几年辛劳用身心。九霄雨露酬知早,百首风骚立意深。青白野云闲里卧,古今碑碣醉中寻。因何负此多般艺,可惜西席鬓雪侵。
卢郢五代十国南唐后主丙寅科(宋太祖乾德四年,966)状元。江苏南京人。 黄鹤楼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千载倚江城。碧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柳暗西川供骋望,草芳南浦遍离情。登临一晌须回顾,看却乡心万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