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选取的一些描写寒冷的诗句,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描写边陲军旅之寒,当以唐代墨客岑参为代表。第二类是悲悯庶民百姓之遭受冬寒之苦,姑且以唐代墨客白居易为代表。第三类是哀伤自己遭受寒冷之苦,当以唐代墨客杜甫为代表。第四类是置身其外的寒,虽然环境寒冷,但别有寄托,有一种能欣赏到寒冷之中藏着的一种悠远之趣,姑且以唐代墨客李白为代表。
01第一类:边陲军旅之寒
代表诗句:
1.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这句诗出自南北朝时的乐府民歌《木兰诗》,言简意赅,短短十个字就把边疆之地军旅的寒冷描写殆尽。故而这句诗极为被后人推崇,认为有盛唐气候,可以追比李白的水平,也因之产生一些误解,使得后来的许多人疑惑《木兰诗》的成诗年代。
2.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这句诗出自唐代墨客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这首诗中描写寒冷的诗句不止是这一句,还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以及“纷纭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还有类似的诗作,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个中有描写寒冷的诗句,如:“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以及《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所写:“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以上岑参的诗句都极写边地军旅之寒,当然岑参还有其他同类的诗句,不一一列举。
3.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这句诗出自唐代墨客李贺《雁门太守行》,这句诗同岑参描写边地军旅冰凉的诗句有些近似,故不多说。
4.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这句诗出自唐代墨客陈羽《从军行》,同岑参与李贺诗句比较也并无新意,故也不用多说。
5.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这句诗出自唐代墨客高适《燕歌行》,也是描写边塞之地荒凉凄寒的景象。
6.羌笛何须怨杨柳,东风不度玉门关。
这句诗出自唐代墨客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这首诗很有名。若是新意,这首诗便是了,读了不觉有寒冷,却自有寒冷在个中,是描述边塞的荒漠寒冷景象,那里是东风都不会到达的地方。
7. 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这句非出自诗,而是唐代李华的一篇文章《吊古沙场文》,个中有对边陲寒冷的详尽描述,其文中写道:“穷阴凝闭,凛冽海隅,积雪没胫,坚冰在须。鸷鸟休巢,征马踟蹰。缯纩无温,堕指裂肤。”文中描写的极致冰凉,令人望而生畏。
8.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这句出自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一首词《采桑子·塞上咏雪花》,纳兰性德是清初三大词人之一,是宰相明珠子之,作为乾隆的侍卫,有机会出征塞外,因之写了许多边塞的词。他还有其他描述边塞寒冷的词句,如《蝶恋花·出塞》中:“十室九空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中:“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长相思·山一程》中:“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宅无此声。”皆是他切身体会,以是出语都有可不雅观。
02第二类:悯平生易近之寒
代表诗句:
1. 竹柏皆冻去世,况彼无衣民。
这句诗出自唐代白居易《村落居苦寒》。诗句开始交代背景:“八年十仲春,五日雪纷纭。”那一年接连下了五天算夜雪,积雪堵门,白居易颇有家资,闭门不出也不会有影响,但是那里的村落民就惨了,缺衣少食,房屋被大雪压倒,“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苦不堪言。白居易看到那种景象,再看自己,感到深深惭愧,于是写下那首诗。
2.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这句诗出自唐代墨客张孜《雪诗》,也是一首悲悯贫民的诗歌。与白居易不同的是,他不是参照自己,而是将贫民苦雪,与富朱紫家雪中作乐的场景相比拟,描写一种贫富不均,揭示当时社会贵贱寰宇之其余残酷征象,类似:“豪门酒肉臭,路有冻去世骨。”
3.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这首诗出自唐代墨客罗隐《雪》,也描写不同的人对雪的差异比拟,不需多说,摘录全诗一读可晓:“尽道丰年瑞,丰年事如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03第三类:哀伤自身苦寒
代表诗句:
1.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这句诗出自唐代墨客杜甫《空囊》,描写自己遭遇冬寒,贫乏至极的环境。这句诗倒与杜甫在人们眼中的形象符合,类似的诗句还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以及《宿府》中:“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还有其他许多诗句,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等等,不再逐一罗列,都是描写凄清寒冷的场景,以衬托自身生活窘困至极、悲惨无聊的景象。
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句诗出自唐代墨客张继《枫桥夜泊》,这句诗中有一种孤独苍凉的寒意,读之令人仿佛浸润一种孤独寒冷之中。
3.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这句诗出自唐代墨客温庭筠《商山早行》,描写贩子早起行路,天还未亮,明月尚在,严霜覆径,有一种砭人肌骨的冷,读之不觉生寒,宛若进入其间,或回忆起昔日类似的场景。
4.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句诗出自唐代墨客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通过从屋内对声音的描述,勾勒出某个风雪之夜,一个人从外独自归来的情景,极致的孤独寒冷,令人难以承受,只愿躲在被窝里,而不敢出去看。
5.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这句诗出自唐代墨客李贺《秋来》,以秋来的凄清寒冷,来表达自身的落寞寂寥。
6. 北风吹得山石裂,北风冻得人骨折。
这句诗出自宋代墨客杨万里《正月晦日,自英州舍舟出陆,北风大作》,描写正月里的寒冷,寒气侵人,入骨的寒冷,无可躲避,读之令人感同身受。
7.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
这句出自宋代词人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因遇大雪,困于舟中不能行进,寒气湿透棉衣,一种彻骨的寒冷。他还有其他描写寒冷的词句,《贺新郎·兵后寓吴》中:“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也让人感到一种悲惨寒冷。
8. 月下冻痕生绿井,隔林霜片飞无影。
这句诗出自明代墨客高启《寒夜吟》,描写寒夜,陈说自己的忧思愁苦。
9. 百口都在风声里,玄月衣裳未剪裁。
这句诗出自清代墨客黄景仁《都门秋思四首·其三》,黄景仁生平落魄失落意,其景象大致与杜甫类似,以是诗中言语有点杜甫的愁苦意味。
10. 月华如水中庭洁,寒风扫面肤欲裂。
这句诗出自清代墨客林占梅《寒夜楼前对月》,因遇寒冷而起兴,倾诉自己的愁苦,满满的哀伤自怜,令人不能卒读。结尾一句尤其凄冷,云:“翘首寒空洒泪多,凉月侵人比冰雪”。
04置身其外的寒
代表诗句:
1.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这句诗出自唐代墨客李白《玉阶怨》,虽然不自觉能感到其间寒意侵入肌肤,但是别有幽意在个中,有无穷的情思,可以说是一种凄清之美。长相思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2.喷鼻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这句诗出自唐代墨客杜甫《月夜》,寒冷的月夜,一个美人立在薄雾之中,忘却了自身之所在,耐着侵人的寒冷,陷于深深的相思之中,是杜甫少有的浪漫想象。动听的情思,有梦幻般的美。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这句诗出自唐代墨客柳宗元《江雪》,这首诗非常有名,被编入教科书,故不需我多讲。
4.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句诗出自唐代墨客祖咏《终南望余雪》,这首诗很传奇,听说是这是应试而作的诗,本来哀求多韵,但是祖咏写了四句就搁笔,说是已经写尽。有没有中选不知道,但是唯独他的四句诗广为流传,备受人称道。
5. 淅淅风吹面,纷纭雪积身。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僧寒山《杳杳寒山道》,虽然身在风雪之中,而俨然思散其外,仿佛分开了皮囊,寒冷不是自我的感想熏染,大概是高僧独占的觉悟,旁人不能领会。
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句出自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寒蝉悲惨》,写别情,很有名的词,也当选入教科书,不需多说。
7. 疏星冻霜空,流月湿林薄。
这句诗出自元代墨客揭傒斯《寒夜作》,虽然描写寒夜,却别有寄托。全诗:“疏星冻霜空,流月湿林薄。虚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
8.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这句诗出自清代墨客黄景仁《绮怀十六首·其十五》,传颂甚广的一句诗,是对年少时的爱情追忆。
14.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这句诗出自清代墨客郑板桥《山中雪后》,全诗:“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描写冬雪铺满的寒冷景象,却有高远的精神寄托在个中。
结语
以上诗句都是我自己选摘,可以把你知道的佳句不吝分享一下,奇文共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