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池荷》卢照邻

浮喷鼻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古诗词赏析 曲池荷卢照邻 唐诗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古诗今译:

弯曲的堤岸弥漫着荷花清幽的喷鼻香气,圆月笼罩着荷叶重重叠叠的覆盖在池塘上。

常常担心萧瑟的秋风来得太早,让人来不及欣赏荷花就凋落了。

注释讲授:

⑴浮喷鼻香:荷花的喷鼻香气。
曲岸:弯曲的堤岸。
⑵圆影:指圆圆的荷叶。
华池:俏丽的池子。
⑶飘零:坠落,飘落。

品鉴鉴赏:

“浮喷鼻香绕曲岸”,未见其形,先闻其喷鼻香。
弯曲的池岸泛着阵阵暗香,解释荷花盛开,正值夏季。
“圆影覆华池”,写月光笼罩着荷池。
月影是圆的,花与影,影影绰绰,莫能分解。
写荷的诗作不在少数。
而这首诗采纳侧面写法,以喷鼻香夺人,不着意描述其幽美的形态和动人的纯洁,却传出了夜荷的神韵。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是沿用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意,但又有所变革,蕴藉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从前零落的感慨。

卢照邻在去世前不久写的《释疾文》中说道:“春秋冬夏兮四时,寒暑荣悴兮万端。
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去世,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解欢。
贤人知脾气之纷纠。
”这不免也有墨客自己的性情缘故原由。
由于他被病痛所折磨,对事物变革的反响特殊敏感。
如《释疾文》中所说:“神翳翳兮似灰,命绵绵兮若缕。
一伸一屈兮,比困难若尺蠼,九生九去世兮。
同变革乎盘古。
万物繁茂兮此时,余独作甚兮肠邅回而屡腐?”“草木扶疏兮如此,余独兰騨兮不自胜。
”万物越是繁茂越是活气勃勃,他就加倍觉得到自己的形象枯槁。
同时他对繁荣的万物是“感其生而悼去世”,“见其盛而知其阑”也有对自己和他人盛时的回顾与感慨。
他的这种思想突出表现在他晚期的诗歌里。

《曲池荷》的前两句写的是花好月圆,而后两句溘然转写花之自悼。
这花之自悼实为人之自悼。
咏物诗,“因物以见我”,乃见其佳处。
除余山《竹林问答》中说:“咏物诗寓兴为上,真切次之。
寓兴者,取照在流连感慨之中,《三百篇》之比兴也。
真切者,相赏在牝牡骊黄之外,《三百篇》之赋也。
若模形范质,藻绘图画,直去世物耳,斯为下矣。
”如此看来,可见卢照邻咏物诗之成绩。

这首诗托物言志 ,为中国咏物诗之正宗手腕,自不待言。
其略可称道者大致有两点:一是咏花诗最易落入精雕细刻、镂金错彩的细微描写套路,这首诗写曲池荷,虽略带六朝余韵,然能于大处落墨,气候较为阔大。
二是切物抒怀,较为真切自然,婉转写来,并无造作,笔未离题而深奥深厚之意尽蕴个中。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永徽三年(652年)。
卢照邻,志大位卑,生平坎坷多舛。
他任新都尉时染上风痹病,辞职北返,“羸卧不起,行已十年”,痛楚不堪。
咸亨四年(673年),他写的《病梨树赋·序》中说:“癸酉之岁,余卧病于长安光德坊之官舍。
父老云是鄱阳公主之邑司,昔公主未嫁而卒,故其邑废,时有处士孙君思邈居之……余年垂强仕,则有幽忧之疾,椿囷之性,何其辽哉!
”此时他虽乞助于神医孙思邈,但对自己身体已经不抱什么希望。
常常“伏枕十旬,闭门三月。
”在《病梨树赋》中他写道:“怯衡飙之摇落”,忌炎景之临迫。
”这里的“怯摇落”与《曲池荷》诗中的“叹飘零”是一样的含意,个中深深寄寓着墨客生平的忧愤与感慨。

作者简介:

卢照邻(约635~约680),唐代墨客,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北京市)人,为“初唐四杰”之一。
曾任邓王李元裕府典签,继调任新都尉。
后为风痹症所困,辞官,住太白山中。
后来受不了疾病的折磨,自投颖水而去世。
他生平不得志,因邓王谋反武则天,受牵连入狱,出狱后身染顽疾,生活十分艰辛,常靠乞药乞钱为生,故他的诗多忧苦愤激之辞。
其作品对当时的诗歌创作有一定影响。

配图作者©sara,感谢你每天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