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王和尚特选取辽金元诗歌四首,以飨诸君,细读之下,也颇有可赏可玩之处。
△王和尚评诗:辽金元绝句也精彩
01.寒夜作 元 · 揭傒斯
疏星冻霜空,流月湿林薄。
虚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
这首诗意思不深,胜在描写上。如何写安静的冬夜,可以看这首诗。星星用疏,“冻霜空”,写出寒冷。星星在天空一动不动,彷佛冻上了。霜空写其冷,也写其通亮。月用“流”,月光如流动一样平常,照耀在林梢,彷佛林薄都泛着湿润的光芒。个中“冻”,“湿”,都是炼字之处。
“虚馆”之“虚”,写出旅社的寂寥空洞。如此寒冷的夜,作者睡不着,听到叶落的声音。以“叶落”来衬托环境的安静。
这首诗写得大略,但是刻画得很细腻准确。人的寂寥,夜的寒冷,周遭的寂静都写出来了。而寒夜中的孤独,自然也就在诗境中了。
△王和尚评诗:蒙古铁骑
02.题李俨《黄菊赋》 辽 · 耶律洪基
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
袖中犹觉有余喷鼻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耶律洪基是辽国天子。这首诗实在便是一篇读后感,妙在手腕。怎么写读后感,才能奥妙动人,这首诗可做范例。大臣写了一篇《黄菊赋》,作者形容是“碎剪金英”,可见写得精美华美。且“碎剪金英”也写出了菊花的神髓,花瓣细碎,金黄残酷。
但是读后是什么觉得呢?二联“袖中犹觉有余喷鼻香,冷落西风吹不去”妙句。读完赋之后,觉得袖子中都有了菊花的喷鼻香味,风吹也不散。这样写,既有对李俨赋的赞赏,也有自己对菊花的感悟,写得奥妙且生动。如此写诗,如此写读后感,就韵味十足了。
△王和尚评诗:耶律洪基
03.题宗之家初序潇湘图 北宋末 · 吴激
江南春水碧于酒,客子往来船是家。
忽见画图疑是梦,而今鞍马老风沙。
看到别人画了一张“潇湘图”,引起了作者的思乡情,进而让作者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写得自然且有波澜。
首联写画中内容,实在也是他影象中的家乡之景。春水如酒般碧绿,流落之人乘船在江中往来,以船为家。诗中的“客子”,也可能指往来于江中,靠水为生的人。
这首诗妙在转笔。作者对图画,溘然兴起思乡之情,也开始反省自己的过往。离家多年,再看江南图画,过去彷佛是一场梦,又彷佛看到了魂牵梦绕的家乡。
△王和尚评诗:江南忆
而自己如今是若何呢?家乡风景如此幽美,家乡之人生活如此平淡且安逸,而自己常年流落在外,在风沙漫漫的北方,在怠倦孤独的马鞍之上,朽迈了年华。
写诗要长于去转笔。转笔便是转换思路,或者承上诗意来递进加深,或者由上诗意来迁移转变另写。转笔重点在转而不断,转而相连。看这首诗的转笔,多么自然流畅,且加深了诗意。首二联且暗有比拟手腕,这点也值得留神。
04.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其二 金末元初 · 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东风。
这首诗的标题,有几个点:其一,这首诗是作者写出来给儿辈来看的,故而诗中会带有劝勉之意。其二:这首诗的内容是写海棠花,且是未开的海棠花。理解这两点,这首诗就通了。
△王和尚评诗:大墨客元好问
首联写“未开海棠”,描写得很细腻。“新绿”点出海棠初生春意,“重重”写出海棠花的勃勃活气,虽未着花,倒也可期。“小蕾深藏数点红”这句就更细腻了,写得非常形象,妙在“深藏”和“数点红”。这些都为后文的阐发做好了铺垫。
写诗要把稳伏脉,阐发要有根据。这首诗的二联阐发,就牢牢扣准首联之意。作者说:海棠花该当是爱惜自己的花朵,故而不轻易开放,桃李在东风中争奇斗艳,海棠花不屑与此。以桃李的轻薄来反衬海棠花的持重从容。
△王和尚评诗:海棠花开
且二联包含对儿辈的劝诫:做人该当内敛蕴藉,不要去争竞,而该当珍惜自己的芳心。如此说理,自然真切,且语句从容温和,宛然一个慈爱且通达的父老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