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比如他的一首七绝,深情高调,被评堪称“晚唐中绝作,可以媲美盛唐名家”。且看:
青山模糊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美男何处教吹箫?
这首诗的题目是《寄扬州韩绰判官》,是杜牧的一首著名七绝。这首诗最著名的两句古诗,便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美男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杜牧对付江南的留恋,写出了墨客对付韩绰判官生活的倾慕。
开篇两句“青山模糊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韶光上写的墨客想象中的江南,当是时,墨客早已离开扬州,但是对付扬州的繁华和景致念念不忘。这两句的意思是,虽然目前已经是深秋时分,但是墨客想象中的江南,该当依然“草未凋”,充满活气。
在唐代墨客的心目中,扬州之地乃是美景美人之地,都言说“烟花三月下扬州”、“东风十里扬州路”等等,这些诗句,早已经把扬州视为大唐的锦绣。对付杜牧来说,曾经在此地勾留多年,如今离开又想到扬州老友,自然免不了一份伤怀。
后两句则直接点出了扬州最美的地方,“二十四桥明月夜,美男何处教吹箫?”扬州之美,都在二十四桥,风光奇丽,一片繁华,可以很好的代表扬州。以是墨客免不了发问,“美男何处教吹箫”,此时的你,是否在二十四桥上教歌女伎倡们吹箫作乐、乐不思蜀呢?
墨客对付扬州的眷恋,可想而知。
在这首古诗当中,墨客写出了对付旧游之地的思念,而且还蕴藉的调侃了朋侪,还表现出了对付朋侪生活的神往,实则一首妙言绝句。
而其所蕴含的格调,与晚唐的衰败气息扞格难入。以是《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评价说:此诗深情高调,晚唐中绝作,可以媲美盛唐名家。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