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重文抑武太过,终至国防薄弱,在外交上,便始终以低姿态涌现;然而在景致人情上,它却在传统的根本上,渐趋民风开放,具备平民化、世俗化的特点,呈现涌当代化的曙光。

在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词里,我们便可窥见一斑。

清照是个富养的女孩儿,又嫁了门当户对的赵明诚,以是她的前半生是闲适的,正是这闲,让她写下了不少有情趣的诗词,细读她写汴京生活的四首词,让人体会到宋代,尤其是汴京的风尚人情。

一、秋千架下,来一场相亲

《点绛唇》,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清照写汴京生活的四首词藏着宋代趣俗都挺适合爱情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沾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顾,却把青梅嗅。

秋千戏、水秋千

前半部分,写的是一个娇俏少女,正在玩一项宋代非常盛行的游戏——秋千,又叫秋千戏。

秋千戏起源于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
《古今艺术图》记载:

“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趫者。
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秋千。

秋千在南北朝期间传入民间,唐宋大为盛行。
据史料记载,宋代天子敬拜祖宗的老例是“上元结灯楼,寒食设秋千,七夕设摩喉罗”。

有趣的是,北宋中后期,在秋千的根本上,还涌现了一种叫做“水秋千”的杂技运动,汴京的金明池就进行过这种演出。
《梦梁录》记载:

“又有两画船, 上立秋前, 船尾白戏人上竿, 旁边军院虞候监教鼓笛相和。
又一人上蹴秋千, 将平架, 筋斗掷身入水, 谓之水秋千”。

先在水中置两艘画船,船上竖起高高的秋千架。
在鼓笛的伴奏声中,杂耍的艺人依次登上秋千,把秋千荡起来,到踏板与木架顶平行的时候,艺人腾空而起,翻一个俊秀的筋斗往后,钻入水中。
实在,这便是当代花样跳水的前身。

每当水秋千演出的时候,上至天子妃子,王公大臣,下至庶民百姓,竞相不雅观看,热闹非常。

较为开放的相亲

这首词后半部分写的是,李清照正擦着汗呢,这时候溘然有客人来访了,,李清照一瞥见他,慌得鞋子都没穿,只穿着袜子就跑了,跑的过程中,金钗还给掉了。
纵然是这样,她忍不住躲在门后又去看他,还假装嗅青梅。

这来访的人,搞不好便是赵明诚,他早就听闻了名动京城的她,找个借口来看看她是完备可能的,这是一次当时风尚许可的相亲。

宋代的少男少女们,对婚姻有一定的自主权,以是婚前是可以见个面,乃至是约会的。
吴自枚的《梦粱录》记载:

“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舫觊内,两亲相见,谓之相亲。
男以酒四杯,女则添备双杯,此礼取男强女弱之意。
如新人中意,则以金钗插于冠髻中,名曰插钗。
若不快意,则送彩缎两匹,谓之压惊,则姻事不谐矣。
既已插钗,则伐柯人(媒人)通好,议定礼,往女家报定。

这么一看,这个相亲的程序还挺开明的,假如看上了,男方就给女方插上金钗,然后就要通过媒人来定礼了,假如没看上,男方就要送两匹彩缎,表示歉意。

不过,相亲也不全是男方占主动,女孩儿也可以相男生,尤其是权贵人家的女儿。
不过这相的办法就要隐秘多了,一样平常由长辈出面将男生约家里来,女生躲在窗后或帘后偷偷相看,叫帘后选婿。

二、谁说戴花是女生的专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宋代女子并非只能守在深闺,这不,新婚燕尔的李清照,就随着赵明诚逛街来了,买了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儿戴在头上,还非要问问夫君,是花好看还是人好看?

宋人对花,那切实其实是狂粉,不只喜好在家中插花,还喜好将花簪戴在发髻或帽冠上。
与当代不同的是,宋代不只妇女戴花,男人特殊是士大夫也戴花,在主要的聚会上,天子和大臣都会戴花。
王巩在《闻见近录》中说:

“季春上池,赐生花。
而自上至从臣,皆簪花而归。

这里的生花,指的便是鲜花。

宋代男子簪花,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都爱花,对花就有了市场需求,大规模的种花开始涌现,种花与嫁接技能也迅速发展,鲜花贸易也开始兴盛。
都城汴京,因此四季花开不断,卖花人沿街叫卖,也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东京梦华录》记叙汴京的春天:

“是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棠棣喷鼻香木,各类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开,歌叫之声,清奇可听。

除了沿街叫卖的花贩,宋朝的产花地会定期举办花市,据史料记载,成都有“仲春花市”,扬州“开明桥之间,春月有花市焉”。
汴京已经有了花店。

三、与旅游干系的各类

《庆清朝慢》

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
等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喷鼻香轮。
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里,几枝先近日边匀。
金尊倒,拚了画烛,不管薄暮。

这小日子甜得,他和她,不仅相携逛街,还一起远足踏青。

近远足玩,远行旅游,也是宋朝人最爱干的事儿之一,而且从假期到出行,到做事,有跟当代人类似的环境。

清明踏青黄金周

宋代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正是全民踏青的好时节。
加上清明前两天是寒食节,朝廷许可公职职员连休七天,刚好形成一个度假的黄金周。
这下郊野就热闹了,《东京梦华录》记载:

“四野如市,每每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相互劝酬。
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免费公园

每年3月1日到4月8日,汴京最繁华的皇家园林,金明池与琼林苑,会免费对外开放,乃至一部分宫殿也不禁游人。
《东京梦华录》说,在这段韶光内,“虽风雨亦有游人,略无虚日矣。

在此风气下,很多王侯将相的私家园林也向外开放,韩琦在相州修了一座园林,就不禁游人,他在《安阳集编年笺注》卷二一说道:

“遇寒食节,州之士女无老幼,皆摩肩蹑武来游吾园。
或遇乐而留,或择胜而饮,叹赏歌呼,至徘徊忘归。

这些私家园林不收费,不过常日游客会给园丁一些小费,俗称“茶汤钱”,可见,园丁该当是供应茶水的。

出行租马

在汴京,马和马车是常见的出行工具。
今日我们在街边招手,会有出租车停下来,而在汴京,也有“出租马”。
《东京梦华录》说道:

“平凡出街市干事,稍似路远倦行,逐坊巷桥市,自有假赁鞍马者,不过百钱。

与此相应的是,北宋的士大夫大多不喜好坐轿,认为那是“以人代畜”,是对人的不尊重。
体娇力弱的女子就另当别论了,她们不只坐轿,轿帘还是洞开的,肩舆上插满了刚采的鲜花。
她们又何尝不是春日里的一抹亮色呢?那缘定终生的一眼相中,很多就在这时发生,这也可见宋代风气的开放。

北宋李公麟《美人行》,马是宋人出行的主要脚力

职业导游

随着旅游业兴盛,涌现了以导游为生的市民,他们叫“闲人”,“能文、知书、写字、善音乐”,可见,得有一定的才艺,脑筋还要活泛,由于要“专精陪侍涉富豪子弟郎君,游宴执役”,“专为探听妓家来宾,赶趁唱喏,买物供过,及游湖酒楼饮宴所在,以献喷鼻香送欢为由,乞觅赡家财”。
他们不只要陪巨室子弟游乐宴饮,还要替他们打探有什么好玩好吃的地方,以此来得到报酬,事情性子可不是近似今日的导游么。

还有一种叫“四司六局”的机构,也供应导游做事。
《梦梁录》说:

“欲就名园异馆、寺不雅观亭台,或湖舫会宾,但指挥局分,立可办集,皆能如仪。

四、在元宵灯海里,谈一场恋爱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永遇乐》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侧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这首词不是李清照年轻时所作,却是在后半生飘零落拓的日子里,对少女时期元宵夜游的怀念。
这一句,道出了元宵节的特色。

打扮得漂俊秀亮赏灯去

汴京最热闹的,莫过于元宵节的夜晚,美女最多的,也莫过于元宵节的夜晚。
这一夜,她们艳服出行,“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菩提叶、灯球、销合金、蝉貂袖、项帕,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
”若非这样,又怎么称得上那华彩的灯光秀呢?

美女到底多到什么样呢?一个有趣的细节或容许以解释。
《梦梁录》记载:

“人都道玉露频催,金鸡屡唱,兴犹未已。
乃至饮酒醺醺,倩人扶着,堕翠遗簪,难以列举。

于是,一些市民等人散后,带着小灯去街上检视,每每能捡到不少贵重首饰,时称“扫街”,可不是打扫卫生的那个扫街哦。

宋代李嵩《不雅观灯图》,描述了宋代女子元宵夜不雅观花灯、奏音乐的风尚

你可认识那些灯

除了美女,上元夜最多确当然是灯。
宋朝的天子,对元宵灯节都是亲自抓,以是那灯的花样品种,也是年年更新,日益奇巧。

不同产地的灯有不同特色。
苏州灯直径可达三四尺,用五色琉璃做成。
福州的灯有的用纯白玉制作,刺目耀眼夺目。
新安灯连圈骨也是琉璃做的,精妙无比。

不同品种的灯有不同特色。
《武林往事》先容了当时一些著名的灯品。
无骨灯。
用绢囊包着粟,烧好后去掉粟,看上去就像透明的玻璃球。
珠子灯。
以五色珠为网,下垂流苏,多以龙船、凤辇、楼台故事为表现工具。
羊皮灯。
雕刻精细,饰以五颜六色,看着像皮片子。
罗帛灯。
画着百花、细眼,夹杂着红白的颜色。
绢灯。
画着人物,写着诗词和藏头瘦语,可以说是字谜的开端。

灯海里藏着多少情侣

这样华灯残酷的浪漫节日,不谈个恋爱真对不住这良辰美景。
“公子王孙,五陵年少,更以纱笼喝道,将带佳人美女,各处游赏。
”(《梦梁录》)《大宋宣和遗事》则说:“那游赏之际,肩儿厮挨,手儿厮把,少也是有五千来对儿。

李清照的少女时期和新婚之初,就生活在汴京这样的花柳繁华地,温顺富贵乡,我们透过她的四首词,只是窥见了宋代风尚的一角,然而这一角,已足以让我们感想熏染到它的时尚与风情了。

参考:《浮世清欢,岁月安好》,慕容素衣

《宋:当代的拂晓时辰》,吴钩

《假装生活在宋朝》,马骅

《宋代种花、赏花、簪花与鲜花买卖》,汪圣铎

《东京梦华录》,宋代,孟元老

《梦梁录》,宋,吴自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