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清风直万钱,无人肯买北窗眠。
愉快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古人看重就寝养生,最讲究睡觉的宋代人还总结出一套理论,宋代蔡季通曾作《睡诀》指出睡觉韶光和睡觉时身体的姿势:

“睡侧而屈,觉正而伸,勿想杂念。
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

睡侧而屈,即古人常说的“坐如钟、卧如弓”中的“卧如弓”。
古人认为,侧卧以向右为佳,曹廷栋在《老老恒言》“安寝”条说:“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宜舒脾气”。

苏轼一枕清风直万钱睡觉也是一种摄生

苏轼认为就寝不仅能颐养精神,而且有抚慰内心的独特养生功效,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提到“养生亦无他术,独寝无念,神气自复”。

为了提高就寝质量,古人用喷鼻香花制作了各种芳香的床上用品,花枕、花被,花褥等。
花类本草大多含挥发油, 具有较强抗菌、抗病毒浸染,故花枕、花被在生活中也具有保健养生的功效。

蒲花褥“虚软温燠,他物无比”;玫瑰花被“乍凉时覆体最佳,玫瑰花能养血疏肺气,得微暖,喷鼻香弥甚”;菊花枕“以甘菊作囊盛之,置皮枕、凉枕之上,覆以枕席,睡者妙甚”。

比较花被、花褥,以花入枕在古代最为盛行。
菊花以其“明目、除头风”之功效, 被历代本草记载为入枕佳品。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中就记载:“以玄月九日取菊花作枕袋,枕卧良”。

南宋著名墨客陆游生平酷爱菊花喷鼻香枕,素有“收菊作枕”的习气,他在《剑甫诗稿》中写道:

“余年二十时,尚作菊枕诗。
采菊缝枕囊,余喷鼻香满室生”。

陆游在其诗作中也描述过菊花枕的功效,陆游《老态》诗言:“头风便菊枕,足痹倚藜床”。
伴菊花之暗香入睡,能舒缓压力,促进就寝,翌晨神清目明,宋人田锡《菊花枕赋》:

“当夕寐而神宁,迨晨兴而思健”。

除了菊花枕,春天宋人还喜好把晒干的荼蘼花瓣装入枕袋内,制成馥郁的枕芯,吕本中《次韵酴醾》 诗曰:

“绝去人间浅俗喷鼻香,染整天上羽衣黄。
绿窗拟倩纤纤手,整顿东风入枕囊”。

酴醾即荼蘼花,色黄似酒,故加酉字作酴醾,宋人对酴醾花非常推崇,两宋很多文化名人都为酴醾写过诗词,黄庭坚《不雅观王主簿家酴醾》赞赏酴醾花:“肌肤冰雪熏沉水,百草千花莫比芳”;王十朋《酴醾》:“日烘喷鼻香倍远,雨浥韵尤清”。

宋人诗词中的酴醾花如此暗香远逸,被迷恋喷鼻香气的宋人制作成芳香的花枕,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杨万里《仲春十三日谒西庙早起》:“还忆山居桃李晓,酴醾为枕睡为乡”。

床帐生喷鼻香,是古人就寝的一大享受。
是一种文雅、亲自然的生活办法,高濂说:“人作花伴,清芬满床,卧之神爽意快”。

古人的梦中总少不了各种喷鼻香气,除了睡觉利用芳香的花枕,古人也喜好采新鲜的喷鼻香花放在枕边,郑刚中有诗言:“素馨玉洁小窗前,采采轻花置枕边”;刘克庄《素馨》词言:

“目力已茫茫。
缝菊为囊。
论衡何必帐中藏。
却爱素馨清鼻不雅观,采伴禅床”。

摘半开的素馨花,放置在床榻的角落,犹有余喷鼻香入梦清。
古代医家认为赏花色、闻花喷鼻香, 不仅熏陶情操, 增长生活情趣, 而且还能缓解情志病症。
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

“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

黄庚《枕边瓶挂》一诗中提到,睡觉时把桂花插在胆瓶里,安置在枕畔,桂花清润馥郁的喷鼻香气,仿佛熏透了墨客的骨骼,这觉得犹如神仙一样平常清闲逍遥:

“岩桂花开风露天,一枝折向枕屏边。
暗香重透墨客骨,半榻秋眠梦亦仙”。

在古人的喷鼻香方中,有一种牡丹、酴醾花与龙脑制作的“玉华醒醉喷鼻香”,置枕间,芬芳袭人,可以醒醉。

玉华醒醉喷鼻香:采牡丹蕊与酴醾花,清酒拌,浥润得所,风阴一宿,杵细,捻作饼子,阴干,龙脑为衣。
置枕间,芬芳袭人,可以醒醉。

除了自然的喷鼻香花,芳香的水果也作熏帐之用。
宋人有把橙子、木瓜放在枕边的喜好,朱敦儒《菩萨蛮》诗言:“枕畔木瓜喷鼻香,晓来清兴长”;陆游《十一月四昼夜半枕上口占》:

“小室愔愔夜向分,幽人残睡带残醺。
簷间雨滴愁偏觉,枕畔橙喷鼻香梦亦闻”。

柑橘类水果的喷鼻香气有助于缓解生理压力,还可理气健脾,睡觉时枕边放几个橙子,有助于就寝,睡前闻着喷鼻香,梦里也喷鼻香甜。

除了自然的花果之喷鼻香,睡觉的床帐中也是炉喷鼻香不断,武衍《睡觉》:“睡觉东风忽惘然,起翻云母续炉烟”;毛文锡《赞浦子》:“锦帐添喷鼻香睡,金炉换夕薰”。

古人床帐中利用的熏喷鼻香产品,大多都以喷鼻香花、喷鼻香果为质料制作。
南唐宫中最著名的帐中喷鼻香,因此蔷薇水(玫瑰水)、鹅梨与沉喷鼻香制作的花果帐中喷鼻香,南唐《宫词》:“小殿龟头向晓张,鹅梨帐底散芬芳”。

江南李主帐中喷鼻香:沉喷鼻香一两(剉如炷大)鹅梨一个(切碎取汁)右用银器盛蒸三次,梨汁干即可爇。

朱敦儒《菩萨蛮》中提到过床帐中熏焚桂花与沉喷鼻香制作的“木樨沈”:“芭蕉叶上秋风碧。
晚来小雨流苏湿。
新窨木樨沈。
喷鼻香迟斗帐深”。

芬芳气息可使人放松精神,酣然入眠。
美学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

“殊不知日间闻喷鼻香,不若薄暮嗅味。
日间闻喷鼻香,其喷鼻香仅在口鼻。
薄暮嗅味,其味直入梦魂”。

李渔于梦甜睡足,将醒未醒之时,忽嗅到腊梅之喷鼻香,顿感“咽喉齿颊,尽带幽芬,似从脏腑中出,不觉身轻欲举,谓此身必不复在人间世矣”。

伴喷鼻香入睡,换得暗香入梦。
就寝质量提高了,身体与精神得到充分放松,是最康健自然的养生之道,苏轼在《睡起》诗中感叹道:“一枕清风直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