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题是“摇篮歌”,这好理解;副标题是“赠阿咪”,这须要讲一下。阿咪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英国文学学者、墨客王佐良的夫人徐序,王佐良与穆旦是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外文系的同班同学,当王佐良夫妇的第一个孩子出身后,穆旦特地作《摇篮歌》相赠予。
摇篮歌也称摇篮曲、催眠曲,属于“母歌”。它是婴幼儿最早打仗的文学样式,也是最古老的一种儿童文学形式。印度作家泰戈尔认为:“从母亲嘴里听来的童谣倒是孩子们最初学到的文学,在他们的心上具有吸引盘据的力量。”(泰戈尔《我的童年》)可见摇篮曲中饱含着长辈对下一代的最美好、最温暖的感情。那么,穆旦写的这一首《摇篮歌》又表达了什么样的美好情绪呢?是否有其他的感情成分渗透个中呢?
摇篮歌
--赠阿咪
流呵,流呵,
馨喷鼻香的体温,
安静,安静,
流进宝宝小小的生命,
你的开始在我的心里,
当我和你的父亲
流溢着爱情。
合起你的嘴来呵,
别学成人造作的声音,
让我的被时流冲去的脸庞
远远亲近着你的,乖乖!
去了,去了,
我们多么倾慕你
柔和的声带。
摇呵,摇呵,
初生的火焰,
虽然我黑长的头发把你覆盖,
虽然我把你放进小小的身体,
你也就要来了,来到成人的天下里,
摇呵,摇呵,
我的忧郁,我的欢畅。
来呵,来呵,
无事的梦,
轻轻,轻轻,
落上宝宝微笑的眼睛,
等终年夜了你就要带着罪名,
从四面八方的嘴里
笼罩来的批评。
但愿你有无数的黄金
使你享到美德的永存,
一半掩遮,一半负责,
睡呵,睡呵,
在你的隔离的天下里,
别让任何敏锐的觉得
使你迷惑,使你苦痛。
睡呵,睡呵,我心的化身,
恶意的命运已和你同行,
它就要和我一起抚养
你的生平,你的纯净。
去吧,去吧,
为了幸福,
宝宝,先不要清醒。
一九四一,十月。
整首诗作构思颇为独特,它并不仅仅是来自母亲的柔柔的抚拍和温润的关爱,而是在一位母亲的舐犊之情中渗透了对人生、对生命出路的深远的忧虑。两条线索的交汇点末了落在“为了幸福,宝宝,先不要清醒”一句上,可见这是一种多么无可奈何的选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