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声切催归去,芳草萋萋落日斜。

四尺孤坟无挂纸,百年迈树换新芽。

当年扫墓曾三代,今日登山有几家?

莫叹儿孙多不孝,亲情原来薄如纱。

六甲番人原创诗词|七律清明路见孤坟有感用韵平水韵平声六麻

后记:己亥年清明,六甲番人还乡扫墓祭祖,上山半路见孤坟多少,感慨世事如梦,亲情淡薄,特以此诗记之。

自注:

1、杜鹃:布谷鸟、子规鸟皆属杜鹃鸟,《史记·蜀王本纪》有“子规啼血”的典故,唐诗宋词常见杜鹃子规,其声清脆而短匆匆,让人闻之有悲苦之感,潮汕地区暖和,清明时节已可闻杜鹃啼声。

2、芳草萋萋落日斜:形容清明坟前野草茂盛状,夕阳底下更添悲惨。

3、挂纸:清明扫墓习俗之一,纸张多为长方形,分别压在墓碑、福神碑及墓土上,无人挂纸的宅兆多为孤坟。

4、百年迈树换新芽:老树新芽,新陈代谢之意,可喻墓中人与后世子孙,读者自解。

5、当年扫墓曾三代:明代官方曾规定平民家庭可墓祭三代,潮人多用明俗,以前常祭三至五代先人。

6、登山:潮人宅兆多在山上,扫墓必须登山,因此也称“拜山”。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多精彩,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