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交通脱贫攻坚纪实

全媒体 李卉

8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4.5亿元,履行项目1856个,培植各种公路4697.52公里。

8年来——行政村落全部通沥青或水泥路,自然村落全部通硬化路。

一头连着美丽一头连着幸福

8年来——行政村落“村落村落通”客车通车率100%、保持率100%。

忆过去,看目前,恩施市屯子公路变革可谓日月牙异。

恩施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以前的陆路交通极不便利。
恩施人不为高山所阻,不为困难所挡,不为艰辛所惧,发扬“愚公”精神,开山挑土,逢水架桥,屯子公路由短到长,由差到好,由实到美。
山里人家也从闭塞到通达,从穷苦到富余,从守旧到开放……

崇山峻岭飘玉带

新塘乡“壁挂公路”

“雾绕峭壁飘玉带,雨着青山更葱茏,太美了!

3月21日清晨,朦胧的薄雾中,一条丝带般的公路蜿蜒盘旋在山间,远了望去,这条公路就像挂在峭壁上,踏青经由的人们正不由自主拿出相机和手机拍照。

这条神奇的“天路”便是恩施市新塘乡双木公路(双河至木栗园),全长约20公里。
该公路途经名为“扯根坡”的大峭壁,长约4.4公里,海拔1600多米,双河、木栗园两地海拔落差800多米,进入木栗园村落的公路由在绝壁上炸出来的7个Z字形弯和13个转头线组成,仿佛“从天而降”,人称“壁挂公路”。

这段路在当年,就连当地司机开车经由,也要小心翼翼,减慢车速。
如今,这段路已经成了让民气旷神怡的“景不雅观路”,不仅吸引了大批拍照爱好者来这里拍照创作,还吸引了浩瀚游客骑行、不雅观光。

最美莫过家乡路,一条条屯子公路,美不胜收,隽誉远扬。

2020年9月26日,中国恩施“梭布垭石林杯”十大拐自行车爬坡赛在恩施市太阳河乡举行,总长度11公里的赛道,核心赛道便是“十大拐”网红公路。
蜿蜒弯曲的公路,犹如玉带缠绕山腰,有着恩施“秋名山”的美誉,成为一道奇特靓丽的风景线。

“这是一次愉悦的身心享受,在这么俏丽的地方参加比赛,将是无比难忘的回顾。
”参赛的骑手们感慨。

四通八达的屯子公路,串联起“山水林田、城镇村落庄”,在这连线成网的精美脉络上,上演着路畅车行疾,风景如画来。

山村落遍拓致富路

屯子路网如玉带绕山乡

没有路,建筑材料运不进来,盖不了新居;农产品出不去,没有收入;娃娃读书早上5点就要起床,带上手电筒走山路……这曾是很多偏远山村落实实在在的不通路之苦。

2019年9月20日,是恩施市红土乡石灰窑村落五色岩载入史册的一天。

这一天,革命老区五色岩的硬化公路通车了!

这一天,五色岩的村落民们欢聚一堂,自发开起群众会感念党恩。

1931至1933年,贺龙元帅率红三军进驻红土乡建立苏维埃政权,五色岩因其山势险要、易守难攻成为了绝佳的赤色革命根据地,五色岩乡苏维埃政府也就在这里落地生根。
革命战役年代,位置偏远险要是上风,可在当代,却成了制约五色岩村落民们发展的短板。

2019年,国家投资近600万元,一条全长9.1公里,路宽4.5米的水泥路建成。
这条路从无到有、从窄到宽、从泥巴到水泥的转变,凝聚了太多五色岩人的期盼和心血。

至此,几十上百年的肩挑背扛生活正式退出老区公民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条盘旋环抱、高下翻飞、九曲十八弯的银色“飘带”,这条“飘带”飘过了陡峭的山峰,飘过了幽深的峡谷,更飘进了五色岩老百姓的心中。

“现在公路通了,在外务工的也回来了,家当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
”五色岩老组长刘国安笑着说。

修一条路、富一个村落,在硒都大地,还有着无数个“五色岩”。

红土乡稻池村落,一条公路贯通二房、周家岭、绵羊口、下村落、黄堰塘、花梨山等七个自然组,路面硬化后办理了3000多人的行路难、运输难问题;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前山村落,三家坪组20多户村落民在以奖代补的政策下齐修致富路,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三岔镇茴坝村落,随着4.1公里的落龙公路竣工,龙王淌地区三个村落民小组告别了无硬化公路的历史,沿线90户村落民彻底摆脱“行路难”。

一条路,富了村落民;一条路,带动了村落落发展;一条路,盘活了资源,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美村落富民筑希望

硬化公路修通到家门口

山路蜿蜒盘旋,清江缓缓流淌。

雨后的花枝山茶叶基地云雾环抱,宛若瑶池,茶农们正挎着茶篓忙着采摘。
“今年茶叶长势喜人,收购价格较往年涨了40%,优质鲜叶每斤可达100元旁边。
”欢声笑语在茶田间回荡。

路修睦了,“田”与“市”间隔近了,茶叶、蔬果等各种农产品在屯子公路支持下,缩短了与市场的间隔,加快了家当化进程,屯子物流接入了全国市场。

“现在出门水泥路,抬脚能上车,” “城乡近了,道路广了,收入多了,日子越来越好,”村落民们喜笑颜开。

放眼恩施,一条条屯子公路化作风景线、家当线、富民线,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畅途,激活了一个个有颜值、有产值的俏丽村落庄。

路通了,多样的项目引进来了;路通了,偏远村落的农产品不愁销了;路通了,村落庄旅游更火了;路通了,村落民在家也能上网买心仪的物品了……

从波折巷子、青石台阶到泥泞土路、碎石毛路,再到硬化水泥路、玄色沥青路,一条条公路打通的是扶贫通道,做的是致富文章,暖的是群众心窝。

屯子变美了,农人腰包鼓了,村落庄振兴,在新的出发点上,追逐更高质量交通的梦想将更加笃定前行。

(审签:谭辉 编审:童秀清 编辑:赵盛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