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是初唐墨客陈子昂的作品, 这首诗写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当参谋,随军出征。
武攸宜为人轻率,少打算。
次年兵败,情形紧急,陈子昂要求遣万人作先驱以击敌,武不允。
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墨客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黄金台,遗址在今北京市),年夜方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可以看出墨客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细数捧红了楼台胜景的著名诗词你都知道吗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盛唐墨客王之涣(688-742)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致,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
清代诗评家也认为:\"大众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掌上河山之势。
\"大众 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黄鹤楼

崔颢

前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是唐代墨客崔颢(约704-约754)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此诗描写了墨客在黄鹤楼上远眺美好景致,是一首吊古怀乡的佳作。
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浩浩大笔,出神入化,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这首诗在当时就很有名,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他题诗,他说:“面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严羽《沧浪诗话》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这一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墨客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遗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往后。
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丞,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离。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蕴藉蕴藉,韵味无穷。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上苍外,二程度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伟大墨客李白登金陵(今江苏南京)凤凰台而创作的怀古抒怀之作,这是李白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之一。
“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亦由此得名。
全诗8句56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奥深厚的历史感喟与复苏的现实思虑。
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表示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

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昼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是唐代大墨客杜甫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现了墨客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顾虑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表达了报国无门的哀伤。
大历二年杜甫57岁,距生命的闭幕仅有两年,当时墨客处境困难,凄苦不堪,年迈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坚持生命。
翌年,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起流落,来到岳阳。
墨客登上憧憬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在湖南岳阳,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江,途经造口时所作的词。
此词写作者登郁孤台(了望,“借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
作者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其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
全词对朝廷偷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来,不瘟不火,以极高明的比兴手腕,表达了蕴藉深奥深厚的爱国情思,艺术水平高超,堪称词中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