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

古人说:诗言志,高明的墨客,将自己的志向融入诗词中,诉其心曲。
通过幽美的诗篇,留传后世。

那志向,那心曲,或年夜方、或婉转的情思,化作精彩的诗词,升华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精神,爆发出了残酷光芒!

接下来,这十首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诗,道尽了无数人的心声,是否也有一首让你感同身受?

诗词|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年夜的10首诗惊艳千古中国人必读

01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昂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提到思乡,无论大人小孩,第一韶光想起的,一定是这首《静夜思》。

它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富丽的辞藻,只是用阐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千年来,它表达了人们普遍共鸣的思乡之情,被广为传诵,成了炎黄子孙思乡念乡的标签。

初读这首诗时,我们还是不谙世事的学生,直到中年时,经历了世事沧桑,方知乡愁滋味。
再读这首诗,更意味深长。

02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爱是这个天下上最伟大的情绪之一,这首《游子吟》寄托了千百年中国人对母亲的赞颂。
1992年9月喷鼻香港举办了一项活动——“我最爱的十首唐诗”,评比结果按得票多少为序,末了在浩瀚唐诗中,孟郊的《游子吟》名列榜首。
这首诗还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为向天下各国推举的学生精良读物。
《游子吟》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取白描的手腕,通过回顾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墨客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全诗情绪朴拙自然,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厚素淡的措辞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这世上不会有人如母亲般爱你;这辈子,能孝敬父母便是最幸福的事。
以是,趁光阴还在偷

03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被作为追求空想境界的座右铭,独步千古。

这两句诗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写墨客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非凡的胸襟抱负,也勉励着中国人昂扬向上。

人生,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不管是在什么年纪,有所爱、有所追求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04

黄鹤楼》唐·崔颢前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听说,这首《黄鹤楼》,连李白也叹服,自觉不如,搁笔不作《黄鹤楼》诗。
《黄鹤楼》气概苍莽,感情朴拙,富于意境美。
气候恢宏、色彩缤纷,富有绘画美,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洪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这世间,有聚就有散。
聚时,尽交欢,别时,各自思念。
没有什么能永垂不朽,就像那黄鹤楼,黄鹤早已远去,空余人思念悠悠。

05

《过单独洋》宋·文天祥

辛劳遭逢起一经,兵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出生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单独洋里叹单独。
人生自古谁无去世?留取赤心照汗青。

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单独洋时作此诗。
文天祥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恪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以此诗以明志。
“人生自古谁无去世,留取赤心照汗青。
”让羞辱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天下,照暖人生。
用一照字,显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
听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尤其是尾联这两句,连称:“年夜大好人,好诗!
”千秋绝唱,情调高昂,表现了年夜方冲动大方的爱国激情亲切和舍身殉难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不雅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勉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奇迹大胆献身。

06

《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旁边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旁边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旁边毛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是中国诗歌之始,个中不乏千古名句,尤以第一首广为人知;中国的爱情诗也有很多,个中不乏千古名句,但尤以《关雎》影响最大。
每当男子想向心爱的女子表达爱慕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成了最充分的情由。
又如“辗转反侧”句,极为真切地表达了恋人的相思之苦,后来白居易《长恨歌》“孤灯极尽难成眠”,乔吉《蟾宫曲·寄远》“饭不沾匙,睡如翻饼”,都是从这里化出的名句。
愿我们这辈子都能碰着爱,相信爱,与爱的人有岁月可回顾,以深情共白头。

07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去世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词国皇后”李清照这一首年夜方冲动大方的诗起调高亢,爱国激情,溢于言表,确有振聋发聩的浸染。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
如此年夜方雄浑、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男子了。

无论什么时候,有国才有家。
家国大义,应是我们刻在心上的原则。
愿我们始终以国为念,爱国爱家,共同掩护这一片乐土。

08

《七步诗》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连同这个典故,都广为中国人熟知。
曹植利用了十分贴切、浅近生动的比喻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并因此逃过一劫。
每当再涌现兄弟不睦相残时,都会想起“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骨血相残,是最大的祸事。
兄弟和蔼,是家庭的喜事。
亲情,与我们血肉相连,尤为深厚。
以是,请用生平去珍惜。

09《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薄暮。

此诗赞颂薄暮前的原野风光,表达自己的感想熏染。
前两句点出登原游览的缘故原由:由于薄暮日暮心情不适,便驱车登上古原;后两句极力惊叹晚景之美: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天下。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薄暮”两句诗历来随处颂扬,其意蕴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代价和思想代价。
全诗措辞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奥深厚,富于哲理。
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有些美好,我们留不住,就像这即将消散的夕阳,那总要离开的人。
美好总会消散,在它消散之前,不如尽情享受此时美好。

10

《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在餐桌上,我们教诲孩子时,总会说到这一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它彷佛随着韶光的推移,成为了中国人的品质。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奥深厚的慨叹之中,凝聚了墨客无限的愤懑和朴拙的同情。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如今的幸福生活,更来之不易。
我们享其美好,更要惜其不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此,才能长久。

有的诗,道尽人生哲理,令人感慨万千。
有的诗,雄浑壮阔、震天动地,一读到,内心便充斥着豪迈旷达的力量。

有的诗,诉尽离愁别绪,千年之后,仍有共鸣。

这十首影响最大的诗,它们有着最隽永的笔墨,最唯美的意象,最惊世的才华,最浓郁的情绪……不知哪一首最令你难以忘怀?

(来源:诗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