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劳作也已经开始了,田间地头一番劳碌的景象。
精选描写农人生产生活的古诗词,感想熏染劳动的艰辛,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
勤俭节约,爱惜粮食!

1、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唐 · 李绅

劳动最光荣‖描写农民分娩生活的古诗词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去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

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日就可以收成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人,仍旧要饿去世。

〔译文〕农人在中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成长的地皮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人用费力的劳动换来的呢?

2、田舍

唐 · 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田舍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译文〕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著天刚清晨,赶紧到田里去犁土,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著犁在田里困难地走著,越走越慢,累得险些拖不动犁具了。
一样平常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劳,竟说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

3、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译文〕一个住在乡下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镇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
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把手巾都浸湿了。
由于她在集市中看到,全身穿着俏丽的丝绸衣服的人,并不是像她这样辛劳劳动的养蚕人。

4、田上

唐 · 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译文〕雨下得太大了,连高处的田地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水。
农夫披着草衣半夜就去耕地了。
人和牛累得筋疲力尽,可是东方的天竟还没有亮。

5、村落庄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村落庄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山坡野外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照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6、吴兴杂诗

清 · 阮元

互换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译文〕互换的四水以环形绕城,可作为护城河;而散作千溪时可以流到千家万户;水太深时可以种菱;水太浅时可以种稻米;水深度不深不浅时可以种荷花。

7、题农父庐舍

唐 · 丘为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译文〕东风是什么时候到来的呢?已经吹绿了湖泊上面的山峰。

湖泊上面的春意既然早来,种田的公民整天都闲不下来。

农人拿着耒耜在田间劳作,修沟引水革除杂草躬耕不缀,

傍晚时分农人将牛喂饱后,回到家里把门关上睡觉去了。

8、不雅观刈麦

唐 ·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熏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壮年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哀。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田舍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熏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

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酷热的阳光。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景象酷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吊颈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哀。

由于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9、过山田舍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译文〕当我走过横跨山溪上的木板桥时,有淙淙的泉声伴随着我;来到田舍门前,太阳已在茅檐上空高照,鸡在咯咯鸣叫,像是在欢迎来客。

山农陪伴我参不雅观焙茶,深表歉意地说,不要嗔怪被烟熏了;到打谷场上,山农为天晴可以打谷而欣喜不禁。

10、不雅观田家

唐 ·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壮年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恩惠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译文〕春雨过后,所有的花卉都焕然一新。
一声春雷,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

农人没过几天清闲的日子,春耕就开始了。
自惊蛰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于农活了。

健壮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干活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门口的菜园子整顿整顿,准备种菜了。

他们每天都忙劳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经很晚了,还得把牛牵到村落庄西边的溪沟里让它饮水。

这样又累又饿,他们自己却不以为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润津润过的禾苗心里就以为很是欢畅。

可是纵然他们整日这样劳碌,家里也没有隔夜的粮食,而劳役却是没完没了。

看着这些,我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

11、 四季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其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落落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其二)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洁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落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种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放学着种瓜。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洁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竹篱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由;只有蝴蝶和蜻蜓绕着竹篱飞来飞去。

12、田家行

唐 · 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译文〕乡间田舍欢欣鼓舞,喜乐得意,平日的愁怨一洗而空,连话语的腔调也与平常不同。

炎酷暑季,麦浪滚滚,夏粮丰收了。
夏茧也丰收了,檐头缲车索索作响,野蚕作茧无人收取,只得自生自灭。

一派丰收之景,但麦打成粮,蚕茧织成绢丝,乡民却无法自己享受这些劳动成果,而不得不把粮、绢的大部分送给官家缴纳赋税。

在这丰收的年景里,他们并不指望打下的粮食自己吃,织好的绢自己穿,只指望能免除到城里卖黄犊,以缴纳官府的横敛就行了。

乡民们说自家并不计较是否吃得好穿得好,认为只要不进县衙门吃官司那便是最大的幸福了。

13、苏秀道中

宋 · 曾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昼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译文〕一夜之间,似火骄阳转化为期盼已久的甘霖。
夜间梦醒,感到一股凉冷之意,这才创造雨已经下了多时。

我不为大雨浇漏了屋顶、滴湿了床铺而发愁,只为条条小溪的水流深深而高兴。

千里稻花应是一派青绿活气勃勃,五更梦醒听着雨落梧桐的美妙声响。

无田者像我一样的欢欣鼓舞,何况那些愿望丰收年景的狂喜之情。

14、南柯子·山冥云阴重

宋 · 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劳是三农。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译文〕“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彤云密布,山色惨淡,天下着濛濛的小雨。
花朵上,水气聚成了晶莹的水珠,象是少女眼睛里含着泪珠,夺眶欲出,令人十分爱怜。
作者摄取了这样一个特写镜头,十分形象地描述出一幅田园风景图。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不要由于风风雨雨摧残着俏丽的花朵,而愁怅满怀,作无病呻吟。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戴着蓑笠的农人,每天清晨早出,他们的足迹踏遍了田间泥泞的沟渠和田埂。
“人间辛劳是三农”春耕、春种、秋收,是农人们一年中最辛劳的三个时令。
\"大众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农人们终年费力,犁透了田,灌足了水,愿望有一个丰收的年景!
他们是没有闲情逸致去赏花、怜花、惜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