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剑乍如添健仆;

闭门长似在深山。

——自题

梁启超撰题联

梁启超名联集锦得剑乍如添健仆闭门长似在深山

春尽花魂犹恋石;

雨余山气欲吞湖。

——题广东省南海县西樵山天湖枕流亭

枕流亭在西樵山天湖畔。
上联以一片深情描述出暮春落红图,春天将尽,花瓣纷纭飘落在山间岩石上,迷人的景致中弥漫着一层伤春气氛,以“恋”字表现作者对美好光阴的深深怀念,有奇丽、柔婉的阴柔美。
下联以一腔豪情吟诵出雨气吞潮诗,描述出雨后山林中雾气氤氲,翻滚奔涌,彷佛要吞没山溪春潮,隐寓作者当时有志不得申的愤激之情,以“吞”字抒产生发火者对壮志难酬的愤愤不平,具有雄奇、劲健的阳刚美。
联语一柔一刚,借景抒怀,柔婉中见雄奇,颇故意境,颇有深度。

党庠塾序式千古;

智水仁山在此堂。

——题宏文学社

寿颂南山瑶池瑞;

樽闻北海蓬莱春。

——题云南省宾川鸡足山石刻

门前学种师长西席柳;

日暮聊为梁父吟。

——题北京袁崇焕祠

细石平流,游鱼可数;

小山芳树,珍禽时来。

——题某园林

梁启超贺赠联

四十九年穷不去世;

三百六日醉如泥。

——1926年集句贺蹇季常50岁寿诞

二十四考中书令;

万八千户冠军侯。

——集句贺段祺瑞寿诞

两脚踏中西文化;

齐心专心评宇宙华章。

——梁启超赠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当代散文家、小说家。
原名玉堂。
福建龙溪人。
曾赴美、德留学,专攻措辞学。
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大学等校任英文教授,20年代后期寓居上海愚园路“有不为斋”。
此联即为当时客厅墙壁上的悬联;当为梁氏后期作品。
此联十分贴切地写出了林氏的治学思想和造诣。
林语堂最精彩的文章是用中文写的《谈泰西文化》和用英文写的《谈中国文化》。
一样平常来说,用异国笔墨来写本国事情,最随意马虎失落之肤浅,林却避免了这个缺陷;这不能不说是他超人的地方。
此联正是写出了这一点,妙!
梁氏长于集句联,也长于作联。
此联对仗工稳,不用典故,明白如话,当为其作联中的上乘。

世事沧桑苦处定;

胸中海岳梦中飞。

——赠著名女作家冰心

清诗不敢私囊箧;

明月傥肯留庭隅。

——赠朋侪

上联谓清丽的诗句当与朋侪共赏,而不压书囊箧底。
下联言明月或当肯留于庭角,亦足可供不雅观赏。
“傥”,谓或者。
联语对仗虽不甚工稳,但在感情表达上洒脱自若,为其特点。

风波旧忆横身过;

世事今归袖手看。

——赠朋侪

以浅持博,以一持万;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集句题赠陈达

联集:《荀子》句;下联集:《老子》句。

忽相思,更添了几声啼鴂;

屡回顾,最可惜一片江山。

——集句赠刘崧生

上联集:姜白石《江梅引》、《琵琶仙》句;下联集:姜白石《法曲献仙音》、《八归》、辛稼轩《新荷叶》句。

人在画桥西,冷喷鼻香飞上诗句;

酒醒明月下,梦魂欲渡苍茫。

——集宋词赠北京大学教授王力

蝴蝶儿,春,又是一样平常空隙;

梧桐院,三更雨,不知多少秋声.

——集句赠北京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胡适

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

此意平生飞动,海棠花下,吹笛到天明。

——集句赠著名墨客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近代墨客,月牙派代表。
诗作甚多,1931年11月由南京赴北平途中因飞机失落事罹难。
此系集宋人词句为联。
上联三句依次出自:首句陆壑《高阳台》、次句姜夔《点绛唇》、三句陈允平《秋霁·平湖秋月》,联语记述1924年4月12日,印度作家、墨客、社会活动家泰戈尔应邀抵上海。
14日墨客徐志摩陪同畅游杭州西湖。
23日又陪他到北京名刹法源寺欣赏丁喷鼻香。
下联三句分别引自:首句李祁《西江月·云不雅观三山清露》、二句王之道《青玉案·送张文伯还朝》、末句陈简斋《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联语描述了徐志摩曾在“海棠花下”通霄达旦作诗的佳话。
为了纪念此事,梁启超便集词撰此联书赠徐志摩。
此联用八尺宣纸写成,书作北魏体,笺用朱丝画格,谨严古朴,在梁氏书法中推为上选。
任公[即梁启超]好集词为联。
此联尤见剪裁之妙,语如己出,一副十五言联,集了宋代六位词人的六首词的词句,不仅对仗工稳,而且年夜方长歌,更饶意境,缘事而述,一气呵成,真是谈何随意马虎!
徐志摩为梁启超弟子,联语刻画宛然,甚合徐志摩性情。
梁启超生前视此联为自己最得意的一副作品,在《饮冰室诗话附录》里曾这样写道:“我所集最得意的是赠徐志摩一联……此联极能看出志摩的性情,还带着记他的故事,他曾陪泰戈尔游西湖,别有会心。
又尝在海棠花下做诗做个通霄。
”这恐怕就出于梁启超“胸中有洪炉,皆归熔铸”的缘故吧。

最有味,是无能,但醉来还醒,醒来还醉;

本不住,怎生去,笑归处如客,客处如归。

——集句赠蹇季常

梁启超的别一副得意之作是赠其好友蹇季常的。
蹇季常好酒,无日不醉,于是他集以这样一联相赠。
上联出自朱希真《江城子》和张梅厓《水龙吟》,下联出自刘须溪《贺新郎》和柴仲山《齐天乐》。
蹇季常的朋友见了此联,无不拍桌赞叹,说是蹇季常的神态毕真描出。
梁启超正是由于自幼苦读,胸有诗词无数,以是才能交融贯通,信手拈来如神来之笔。

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入世以来年七十矣;

奉觞豆于国叟,致欢欣于春酒,亲受业者盖三千焉。

——贺康有为70岁寿诞

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年)阴历仲春初五日(3月8日)康有为70岁诞辰。
梁启超偕眷与同门诸子亲往上海庆祝,并献此联,此联恭笔楷书写就,康有为是近代儒学巨头,所著对深奥玄妙的古代文籍,予以普通易懂的阐述和发挥,对历代辩论不休的百家异说,也表明自己的见地和不雅观点。
上联“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所说即此,末句紧扣寿龄。
下联前两句是汉代张衡《东京赋》中的成句,借指恩师受国人尊重的寿翁,为之献上美酒佳肴。
末句用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之典,颂扬恩师也像孔子一样桃李满天下。
康有为是政治上有明显功过的人,但此联祝寿不涉及功过是非,只盛赞其学术造诣,以隽美的文辞陪衬喜庆气氛,故在浩瀚贺寿联中显得格外夺目。

梁启超嘲讽联

今日幸颐园,嫡幸海子,何日复幸古长安?亿万人膏血尽枯,只为一人庆有;

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又割东三省?千百里舆图渐匆匆,清看万寿疆无。

——讽慈禧70岁寿诞

梁启超合撰、应对联饮茶龙上水;(某 客)

写字狗扒田。
(梁启超)

——幼年时对某客

东篱客赏陶潜菊;(某 客)

南国人思召伯棠。
(梁启超)

——梁启超少年时对某客

梁启超自幼聪明好学,一日有客人来访,出此上句试他才学。
“陶潜”,即陶渊明,有诗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小启超知道出句即由此诗而来,当即同样用典对出下句。
“召伯”,是周朝的廉使,相传他到南方巡视时,曾在一棵甘棠树下安歇,百姓后称此树为“召伯棠”,以表敬仰。
客人见小启超才学过人,更信神童之誉名不虚传。

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启超父)

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梁启超)

梁启超10岁那年,随父亲到新会县应童子试,在父亲的好友李兆镜家中借住。
一天早上,梁启超在院中玩耍,见盛天的桃花鲜艳夺目,便顺手摘了一小枝,坐在石凳上独自不雅观赏。
正巧其父亲和李兆锐这时走来,他怕受到责备,便把桃花藏于袖中。
但还是让父亲看到了,便出此上联要他来对,如对不出就要受罚。
梁启超略一思虑,便答以下句。
其父一听“明察秋毫”,喜不自禁。

冬蛰庵中,夏穗卿研究春秋传;(梁启超)

东华门外,南汉宸欣赏北西厢。
(黄炎培)

——黄炎培属对梁启超39年前悬联

上联是1912年冬梁启超访老友夏穗卿时所出,内嵌“春夏秋冬”,夏穗卿未对出,后将此事奉告黄炎培。
1951年冬,郭沫若邀几位老友在寓所小聚,南汉宸、白杨等人晚到,阐明说:“田汉拉我们去东华门外戏院看梅兰芳彩排《红娘》。
”黄炎培听了一跃而起,大声说道:“我得之矣!
”随即对上三十九年前梁启超的出句,内嵌“东南西北”。
郭沫若听了此事的缘由,说:“此联如此浑成,真是天造地设,无意中得以巧合。

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张之洞)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
(梁启超)

——梁启超对张之洞

梁启超17岁中举,真同风华真茂,年青有为。
一次,他去拜见两广总督张之洞,所递名贴上自署愚弟。
张之洞见后,勃然变色,令侍卫传出一句,讲明对好才可接见。
梁启超新冷冷一笑,当即回对。
张之洞看过,大为讴歌,出门迎见,畅叙一番。

四水江第一,四季夏第二,师长西席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张之洞)

三教儒在前,三秀士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梁启超)

——梁启超又对张之洞

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总督府设在江夏(今湖北省武昌)。
梁启超有次途经此地,登门拜访。
张之洞以住处出上句,借地名“江夏”立意。
“四水”,指“江”、“河”、“淮”、“济”,按序,长江居第一;“四季”,指“春、夏、秋、冬”,按时令,夏占第二。
以江南数一数二的学者自居,梁启超默契察其意,稍加思虑,奥妙地对以下句。
“三教”,指“儒、释、道”,以“儒”列前;“三才”,指“天、地、人”,以“人”居后,意思是说,小辈是读书人,在前在后实在也说不清。
以“儒人”风姿,表面自卑“小子”,颇为得体地说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之语,既彬彬有礼,又不卑不亢。
张之洞不得不为之叹服:“此诗人真乃天下奇才也!
”此联高下句的扫尾,都是仄脚,难免不免美中不敷。

梁启超集句联

更能消几番风雨;

最可惜一片江山。

——集句

春瘦三分,轻阴便成雨;

月明千里,高处不胜寒。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佚名《一剪梅》句;下联集:吴梦窗《祝英台近》句。

满地横斜,梅花政自不恶;

一春干瘪,杜鹃欲劝谁归。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王碧山《高阳台》、辛稼轩《汉宫春》句;下联集:赵长卿《临江仙》、辛稼轩《新荷叶》句。

一晌销凝,帘外晓莺残月;

无限清丽,雨余芳草斜阳。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子野《卜算子慢》、飞卿《更漏子》句;下联集:清真《花犯》、淮海《画堂春》句。

独上西楼,天淡银河垂地;

高斟北斗,酒酣鼻息如雷。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李重光《相见欢》、范希文《御街行》句;下联集:张子湖《念奴娇》、刘后村落《沁园春》句。

水殿风来,冷喷鼻香飞上诗句;

芳径雨歇,流莺唤起春酲。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苏东坡《洞仙歌》、姜白石《念奴娇》句;下联集:史梅溪《谒金门》、高竹屋《风入松》句。

水殿风来,冷喷鼻香飞上诗句;

空江月堕,梦魂欲渡苍茫。

——梁启超于1924年集句赠女儿梁思庄

上联集:苏东坡《洞仙歌》、姜白石《念奴娇》句;下联集:吴梦窗《选冠子》、《高阳台》句。

月满西楼,独鹤还自空碧;

日烘晴昼,流莺唤起春酲。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李易安《一剪梅》、奚秋厓《念奴娇》句;下联集:史梅溪《柳梢青》、高竹屋《风入松》句。

宿鹭圆沙,又是一样平常空隙;

乱鸭斜日,古今无此荒寒。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张玉田《声声慢》、辛稼轩《丑奴儿近》句;下联集:吴梦窗《八声甘州》、周草窗《高阳台》句。

西子湖边,遥山向晚更碧;

清明时节,骤雨才过还晴。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徐囦子《瑞鹤仙令》、周美成《浪淘沙慢》句;下联集:辛稼轩《念奴娇》、秦少游《满庭芳》句。

笑索红梅,喷鼻香乱石桥南北;

醉眠芳草,梦随蝴蝶西东。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张玉田《木兰花慢》、吴梦窗《解连环》句;下联集:苏东坡《清平乐》、陈西麓《木兰花慢》句。

银汉是红墙,一带遥相隔;

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毛文锡《醉花间》句;下联集:温庭筠《菩萨蛮》句。

净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梁启超集李白、杜甫诗题赠其儿子梁思成

春水满塘生,鸿鶒还相趁;

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张泌《醉花间》句;下联集:辛稼轩《水调歌头》句。

春水满塘生,鸿鶒还相趁;

蝴蝶上阶飞,风帘清闲垂。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张泌《醉花间》句;下联集:陈子高《菩萨蛮》句。

欲寄此情,鸿雁在云鱼在水;

偷催春暮,青梅如豆柳如丝。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毛滂《玉楼春》、晏同叔《清平乐》句;下联集:史邦卿《绮罗喷鼻香》、冯正中《阮郎归》句。

寒雁先还,为我南飞传我意;

江梅有约,爱他风雪耐他寒。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辛稼轩《汉宫春》、韦端己《归国谣》句;下联集:程劝过《满江红》、朱希真《鹧鸪天》句。

千里归艎,山映斜阳天接水;

一声长笛,雁横南浦月当楼。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高竹屋《后庭宴》、范希文《踏莎行》句;下联集:刘龙洲《忆秦娥》、张芦川《浣溪沙》句。

曲岸持觞,记当时送君南浦;

豪门映柳,想如今绿到西湖。

——梁启超赠胞弟梁仲策(集句)

上联集:辛稼轩《念奴娇》、姜白石《玲珑四犯》句;下联集:秦少游《满庭芳》、张玉田《渡江云》句。

软语商量,海燕飞来窥画栋;

冷喷鼻香摇动,绿荷相倚满横塘。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史梅溪《双双燕》、欧阳永叔《临江仙》句;下联集:姜白石《念奴娇》、顾夐《虞美人》句。

小院春寒,海燕飞来窥画栋;

空江岁晚,柳花无数送舟归。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谢勉仲《浪淘沙》、冯正中《蝶恋花》句;下联集:周草窗《三姝媚》、秦少游《虞美人》句。

燕子不归,几日行云何处去;

海棠依旧,去年春恨却来时。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谢勉仲《浪淘沙》、欧阳永叔《蝶恋花》句;下联集:李易安《如梦令》、晏小山《临江仙》句。

燕子来时,更能消几番风雨;

夕阳无语,最可惜一片江山。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王晋卿《忆故人》、辛稼轩《摸鱼儿》句;下联集:张文潜《风骚子》、姜白石《八归》句。

有约不来,空怅望兰舟客舆;

劝春且住,几次凭双燕打发。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张君衡《清平乐》、叶石林《贺新郎》句;下联集:洪叔屿《永遇乐》、贺方回《薄幸》句。

玉宇无尘,时见疏星度天河;

春心如酒,暗随流水到天涯。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柳耆卿《醉蓬莱》、苏东坡《洞仙歌》句;下联集:姜白石《角招》、秦少游《望海潮》句。

芳草接天涯,几重山几重水;

坠叶飘喷鼻香砌,一番雨一番风。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周美成《浣溪沙》、子野《碧牡丹》句;下联集:范希文《御街行》、耘叟《木兰花慢》句。

高处不胜寒,见姮娥瘦如束;

无情应笑我,楼虚空睡到明。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苏东坡《水调歌头》、吴梦窗《一寸金》句;下联集:苏东坡《念奴娇》、朱希真《减字木兰花》句。

今夕是何年?霜娥相伴孤照;

轻阴便成雨,海棠不分春寒。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苏东坡《水调歌头》、吴梦窗《花犯》句;下联集:佚名《祝英台近》、李滨洲《清平乐》句。

日暮更移舟,望江国渺何处?

明朝又寒食,见梅枝忽相思。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姜白石《杏花天影》、《清波引》句;下联集:《淡黄柳》、《江海引》句。

亦爱吾庐买波塘,旋栽杨柳;

顿成轻别问后约,空指蔷薇。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辛稼轩《水调歌头》、晁无咎《摸鱼儿》句;下联集:贺方回《柳色黄》、姜白石《解连环》句。

小楼吹彻玉笙寒,自怜幽独;

水殿风来暗香满,无限斟酌。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李伯玉《浣溪沙》、周美成《大酺》句;下联集:苏东坡《洞仙歌》、秦少游《画堂春》句。

遥夜相思更漏残,不如休去;

群芳过后西湖好,曾有诗无。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韦端己《浣溪沙》、周美成《少年游》句;下联集:欧阳永叔《采桑子》、辛稼轩《汉宫春》句。

海气百重楼,岂独浮云能蔽日;

文章千古事,冷落异代不同时。

——梁启超集李白、杜甫句

我本楚狂人,五岳寻仙不辞远;

地犹鄹氏邑,万方多难引登临。

——梁启超集李白、杜甫句

细草和烟尚绿,遥山高晚更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周美成《浪陶沙慢》句;下联集:孙巨源《何满子》句。

蝴蝶儿晚春时,又是一样平常空隙;

梧桐树三更雨,不知多少秋声。

——梁启超集句联赠胡适

上联集:张泌《蝴蝶儿》、辛稼轩《丑奴儿近》句;下联集:温飞卿《更漏子》、张玉田《清平乐》句。

小楼昨夜东风,吹皱一池春水;

梧桐更兼小雨,能消几个薄暮。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李重光《虞美人》、冯正中《谒金门》句;下联集:李易安《声声慢》、赵德麟《清平乐》句。

春欲暮思无穷,应笑我早生华发;

语已多情未了,问何人会解连环。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温飞卿《更漏子》、苏东坡《念奴娇》句;下联集:牛稀济《生查子》、辛稼轩《汉春宫》句。

酒醒帘幕低垂,烛影摇红夜将半;

雨过园林如绣,东风吹柳日初长。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晏小山《临江仙》、蔡伸道《洞仙歌》句;下联集:佚名《念奴娇》、秦少游《画堂春》句。

楼上几日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西窗又吹暗雨,红藕喷鼻香残玉簟秋。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李易安《壶中天慢》、秦少游《踏莎行》句;下联集:姜白石《齐天乐》、李易安《一剪梅》句。

试凭他流水寄情,却道海棠依旧;

但镇日绣帘高卷,妨它双燕归来。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王碧山《锁窗寒》、李易安《如梦令》句;下联集:卢蒲江《倦寻芳》、晁次膺《清平乐》句。

全身花影倩人扶,我欲醉眠芳草;

几日行云何处去?除非问取黄鹂。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晏小山《虞美人》、苏东坡《西江月》句;下联集:欧阳永叔《蝶恋花》、黄山谷《清平乐》句。

呼酒上琴台,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

明朝又寒食,正海棠开后燕子来时。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吴梦窗《八声甘州》、辛稼轩《水龙吟》句;下联集:姜白石《谈黄柳》、王晋卿《忆故人》句。

垂杨还枭万丝金,又恐被西风吹绿;

断红尚有相思字,试凭他流水寄情。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姜白石《一萼红》、苏东坡《贺新郎》;句;下联集:周美成《六丑》、王碧山《销窗寒》句。

冷照西斜,正纵目空寒,故国渺天北;

大江东去,问苍波无语,流恨入秦淮。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周草窗《高阳台》、张玉田《忆旧时》、姜白石《惜红衣》句;下联集:苏东坡《念奴娇》、吴梦窗《八声甘州》、西里《八声甘州》句。

泣残红谁分?扫地春空,旬日九风雨;

举大白为问,旧时月色,今夕是何年?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李珣《西溪子》、王碧山《庆清朝》、辛稼轩《祝英台近》句;下联集:张仲宗《贺新郎》、姜白石《暗香》、苏东坡《水调歌头》句。

酒酣鼻息如雷,叠鼓清茄,迤逦度沙漠;

万里夕阳垂地,落花飞絮,随意绕正涯。

——梁启超集句联赠杜宰平

上联集:刘后村落《沁园春》、周草窗《高阳台》、姜白石《悲惨犯》句;下联集:朱希真《相见欢》、秦少游《如梦令》、赵令畴《乌夜啼》句。

罗衣特地春寒,小雨梦回,犹自听鹦鹉;

殊乡又逢秋晚,江上望极,休去采芙蓉。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冯正中《清平乐》、李白玉《浣溪沙》、史海溪《青玉案》句;下联集:周美成《齐天乐》、史海溪《绮罗喷鼻香》、陈允平《唐多令》句。

笑倦游犹是天涯,万里乾坤,不如归去;

惊客里又过寒食,一桩苦处,曾有诗无。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周草窗《高阳台》、姜白石《玲珑四犯》、柳耆卿《安公子》句;下联集:赵立之《满江红》、姜白石《小重山令》、辛稼轩《汉宫春》句。

歌扇轻约飞花,高柳垂阴春渐远,汀洲自绿;

画桡不点明镜,芳莲坠粉波心荡,冷月无声。

——梁启超集句联

集姜白石句

戏抛莲菂种横塘,新绿生时,水佩风裳无数;

猛拍阑干呼鸥鹭,五湖旧约,烟蓑雨笠相过。

——梁启超集句联

上联集:辛稼轩《浣溪沙》、史梅溪《绮罗喷鼻香》、姜白石《念奴娇》句;下联集:卢浦江《贺新郎》、姜白石《湘月》、刘龙洲《破阵子》句。

醉听清吟 2010-10-22 11:02

梁启超撰挽联一卧沧江警岁晚;

几次清锁点朝班。

——挽北京国民政府众议院议长汤化龙

国民赖公有人格;

英雄无命亦天心。

——挽四川省督军兼省长蔡锷(1)

知所恶有甚于去世者;

非夫人之恸而谁为。

——挽四川省督军兼省长蔡锷(2)

1916年11月8日蔡锷以肺疾卒于日本福冈医院。
梁氏闻耗悲痛非常,除于12月5日与旅沪人士举行公祭外,并率仲弟启勋等私祭之;此联为私祭时所撰。
此联为典句联。
上联语出《孟子·告子上》:“去世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去世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意为去世亡三是我所厌恶的,但是还有比去世亡更为我所厌恶的,以是有的祸害我不躲避。
下联语出《论语·前辈》:“颜渊去世,子哭之恸。
从者曰:‘子恸矣!
’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末句是说:“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什么样的人伤心呢?”吴恭亨评此联时说:“集《四子书》语不难,难在出副语痛至,对副语衬出师挽弟,尤栩栩欲活。
”蔡锷是梁启超主讲长沙时务学堂时的得意学生,又是出师讨袁的同谋者,因此,蔡的逝世给梁启超带来极大悲痛。
他在《祭文》中说:“嗟乎嗟乎,天不欲使余复有所建树,曷为降罚不于吾躬而于吾徒。
”梁氏善集句为联,此为个中最恰切的一个。

一遗不老,失落恸岂惟吾党;

万方多难,招魂怕望江南。

——挽张謇

吾见子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天未丧斯文,而忍丧斯贤耶。

——挽四川省督军兼省长蔡锷(3)

天意复何言?蜀道尚难公岂瞑;

故人成踵尽,神州可挽道弥孤。

——挽蜀中殉难诸公

纳公规若毫发,贻公谤若丘山,不祥如余,愿世世勿相友;

尽其力为张良,诘其身为龚胜,非命而夺,疑苍苍者匪天。

——挽汤觉顿

研几之深,进德之猛,我愧不如,奈天靳晚成,绩学为才名所掩;

群萌未晤,大难未纾,君何能瞑?倘海填冤愤,精魂挟愿力归来。

——挽上海《报告》驻北京通讯员黄远生

黄远生(1885-1915),名为基,笔名远庸、远生。
著名新闻。
江西省九江人。
辛亥革命后,在北京任上海《时报》、《报告》特约通讯员。
袁世凯酝酿帝制时,迫其撰文附和帝制。
托辞赴美。
1915年12月27日旧金山华侨误认他为帝制而来,遂被刺身亡。
有《远生遗著》传世。
上联“研几”,谓研究,磋商。
典出《易·系辞》:“夫《易》,贤人之以是极深而研几也。
”“进德”,语出《易·乾》:“君子进德肄业。
忠信以是进德也。
”下联“愿力”,佛教指誓愿的力量,也叫本愿力。
熊鉌(he)诗有“问学甚充厚,愿力还精坚”句。

祝宗祈去世,老眼久枯,翻幸生也有涯,卒免睹全国陆沉鱼烂之惨;

西狩获麟,微言遽绝,正恐天之将丧,不仅动吾党山颓木坏之悲;

——挽近代保皇党魁脑康有为

康有为于1927年3月31日逝世,梁于4月27日与同门诸子曾在北京畿辅先哲祠举行公祭,此为梁氏于此时献的挽联。
上联“祝宗祈去世”,祝宗,犹宗祝,主敬拜祈祷的人。
祈去世,祈求速去世。
表示世事悲愤绝望的心情。
“陆沉”,比喻国土沉沦,非由于大水而由于祸乱。
“鱼烂”,鱼烂自内发,比喻由内乱而覆亡。
上联说康有晚年悲愤世事,体衰眼枯,非常痛楚;但现在去世了,免睹全国遭受祸乱磨难的惨象。
下联“西狩获麟”,语出《春秋·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
孔子曰:‘吾道穷矣。
’”杜预注:“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
世无明王出而遇获;仲尼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修复兴之教,绝笔于‘获麟’之一句。
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
”传说孔子作春秋,至此而止。
“微言”,谓精微之言。
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及役夫没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又大义乖。
”“天之将丧”,语出《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去世者不得与於斯文也”,意为:“天若是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也不会节制这些文化了。
”“山颓木坏”,典出《礼·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於门,歌曰:‘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
’……盖寝疾七日而没。
”后来因以“山颓木坏”喻有主要影响人物的去世亡。
下联将康有为比作孔子,表现了学生对老师推崇之极的认识;同时也表现了对先师之去世悲痛之极的感情。
康梁政治关系至张勋复辟时已经完备分裂,可是师生之谊始终未断。
梁氏之寿联与挽联应作师生佳话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