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古诗词学堂】,先森我谈及了基本规则,也谈及了炼字构局和意境文情。现在,我们再来谈谈声情的利用。
大家创作诗词基本止于文情,很少考虑声情。事实上,声情和文情同样主要。为何古诗词朗朗上口,便是由于声情幽美。相反,不顾及声情很随意马虎就写成了顺口溜。
由于涉及音韵学的一些知识,如果后面看不懂建议大家找找前两期【古诗词学堂】。我们现在谈谈如何调音(后面有案例)。老规矩,原创纯手打。
声音一定是能影响到阅读体验和情绪的。那我们创作诗词作品,没有修过声情部分,每每就会显得很糙。
那么声情紧张受四大成分影响:节奏、声纽、韵、音调。下面我们一个个说。
节奏
就古人用语习气而言,一样平常因此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故格律多有\公众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大众的说法。
比如我们看“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节奏划分该当是“万里--悲秋--常--作客”,那么我们现在来考试测验改一字:
一个是“万里--怨秋--常--作客”,还有一个是“万里--悲寂--常--作客”。
大家读几遍,很明显第二句更伤格律。由于我们读“怨秋”时,是连着读的;但是我们读“悲寂”时,后面要顿一下。这顿一下,就将“寂”的仄声放大了。
以是大家一定要看重诗词的节奏,节奏点的地方要守住。一句诗词中意义单位和声律单位应同等,便是说,一个词组最好平仄相同。
比如“锦江春色来天地”和“西山寇盗莫相侵”比较,后一句更舒畅,由于按意义单位,“天地”为一组,可按节奏单位“来天”便是一组。
大家读下就会知道(读诗词要顿着读,不要一口顺读),这样感想熏染就很明显了,很随意马虎读成“来/天/地。
声纽
一个字的语音由声纽(声母)、韵和音调(平仄)共同决定。那事实上,我们每每只会把稳到韵和音调,常常忽略声纽。
比如我们看“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峡、下、襄、向”,一联5个字全部同一声纽(虽无法确定,但最多是心纽和邪纽的差异),读起来就和顺口溜一样。
诗词是非常忌讳顺口溜的,由于节奏很赶,缺少抑扬抑扬之美。但这里不一样,墨客想表现的便是急匆匆紧迫,如此紧密的利用同声纽字,恰好营造了提高神速的觉得。
前面还有说到塞音、塞擦音、擦音、边音、鼻音的差异,大略说便是这几种声纽的轻重急缓是不同的。就像书法,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笔法,造成的觉得也不同。
比如“漫卷诗书喜欲狂”,“狂”是塞音,音的力度强,如果换成鼻音“忙”,“漫卷诗书喜欲忙”,显然愉快之情弱了许多。
我们不可能每一个字的声纽都计较,但是炼关键的几个字的时候,还是可以轻微顾及下声纽的。
韵
之前有说到几种韵的大体差异,怕大家没看到就再发一次。
开口呼(别的):比较响亮,适宜表达愉快或是比较强烈的感情。
齐齿呼(韵母为i或i(读yi)开头的韵):比较淡然,适宜表达沉寂、忧郁、闲适、洒脱的感情。
合口呼(韵母为u或u开头的韵):比较沉郁,适宜表达沉稳、凝重、伤感的感情。
撮口呼(韵母为ü或以ü开头的韵):比较呜咽,比较适宜幽怨、憋屈、收敛的情绪。
还有便是鼻韵母会让情绪显得更沉和稳,后鼻韵(如ang)比前鼻韵(如an)更胜。
这个对付韵来说比较主要,对付非韵脚字有时也主要。像诗词整体比较低沉忧郁,就不太适宜过多利用开口呼的字。
如“十年死活两茫茫”假如换成,“八年颠簸两茫茫”,声情就很不幽美。
音调
音调大家的理解每每便是平仄的差异,实际上不止如此。
古代四声八调,每一种调都有些微不同的声情。那现在简化成三声四调,丢了宝贵的“入声”,调值也变革很多。但我们还是须要把稳一下音调的问题。
就当代汉语语音的四调(现在也称为四声)而言,一样平常来说,从第一声到第四声,情绪也随着冲动大方、强烈。
不同的音调表现不同的声情,组合起来就犹如音乐一样平常。基于这点,音调越丰富旋律感越强。以是也有一些人提出“四声喜全递”的理论,便是相邻4字四声应全俱。
比如“桃花落满城”(21432)就比“桃花落遍城”(21442)好听,“樱花落遍城”又更次些(11442)。
这理论虽然有一定代价,但是这么苛求难以创作出好作品。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按此适当照顾平上去入的变革。
实际案例
为了让大家感想熏染下声情的实际利用,先森我硬着头皮又写了一首诗作案例。由于
雨落何曾言片语,青山未老叹白头。孤灯月下经人间,易道乾坤藏小楼。
我们要把前面的内容用上,以是我们按照四个部分对照下:
节奏方面:“经人间”的意义单位和声律单位不合,能顺手换就换,更换成“苍穹变”,恰好“变”是塞音,声律更开一些。
声纽方面:“叹”字是塞音,太过强烈,要收住,换成鼻音“默”。“易”元音纽音太含,换成“世”,打开声律。
韵方面:平淡的感情搭配齐齿呼的韵,刚好,但是第三句感情起来了,“月”是撮口呼,收了一点,换成“案”。“藏”鼻音韵,太沉,换成“客”。
音调方面:第一句,按照四声喜短缺第一声,而且“何曾言”连着三阴平也不是很舒畅,将“何”改为“安”。
以是终极成型的便是下面这样,读起来该当会好很多。
雨落安曾言片语,青山未老默白头。孤灯案彼苍穹变,世道乾坤客小楼。
大家该当创造,还是有一些声律不完美的问题,便是想提醒大家,不要过分拘泥,文情声情兼具才佳,不可为声情伤文情。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果喜好古诗词、喜好古风、喜好传统文化,【点击关注】千万不要错过。你的支持,是先森我码字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