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他同时期的白朴,也有一首写秋日的《天净沙》,二者在写法和构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情绪上却有所差异。
在这首小令里,白朴将秋之景、秋之意写到极致,却不见一个秋字。

秋之萧瑟寒凉,秋之妖冶残酷,都在这短短28字间呈现。
读一读,跟《天净沙·秋思》比如何?

落日晚霞

《天净沙·秋》

白朴一首天净沙短短28字写尽秋意却不见一个秋字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这首元曲与《天净沙·秋思》在写法上有相类之处,也采取意象罗列的手腕,前三句选取了秋日极具代表性的物象:孤零零的村落,落日天边,晚霞散落,轻烟,老树,寒鸦……均为静态风景,写出秋之萧瑟。

到第三句时,则加入了动态之景:远远地望去,有一点飞鸿,落影而下。
此处化用隋炀帝杨广在《野望》一诗“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落”诗意,而仅用“一点”,孤寂意味彷佛更浓。
但是景物中有静有动,却也为这萧瑟秋天景色带来了一点活力。

飞鸿影下

到末了两句时,则笔锋一转,不再写秋之衰落,而出人意表地用了五个颜色词,“青”“绿”“白”“红”“黄”,将秋日的多彩勾勒了出来。
时至深秋,景象转寒,风雨寒凉,草衰叶枯,秋的确是萧瑟的;但秋也是明艳残酷的,有鲜艳似火的红叶,有经霜而不枯的白草,有当秋才开的菊花,还有那远山含翠,秋水妖冶,怎不教人喜好呢?

杜牧《山行》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仲春花”,写经霜而红的枫叶比仲春春花还要残酷;刘禹锡《秋词·其二》写“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写几树红叶从黄树之中脱颖而出。
都写出秋叶的残酷,与秋叶中蕴含的活气。

秋之残酷

至于赞颂秋菊不争春,在寒秋而独放的诗词更是不计其数。
红叶,黄菊,都是秋日里仍保持高昂气的意象;而在这首曲子里,白朴还加入了极富韧性的白草,与红叶、黄花并举,与远处的青山绿水相映衬,点染出具有色彩感、层次感的妖冶深秋。

这首元曲将秋日独占的景物组合在一起,看似是名词的罗列,是对秋天景色的大略描述,却匠心独运地将情绪蕴含在个中,于秋意之中,流露出对残酷深秋的喜好与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