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对他的理解,多数始于金庸著名小说《神雕侠侣》中,李莫愁唱的那一首《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
”不过,这首词实在还有一首姐妹篇《摸鱼儿·双蕖词》。

《摸鱼儿·雁丘词》是借一对大雁的生离去世别,来讲述人间恋人殉情的故事。
而《摸鱼儿·双蕖词》则是直接讲述了一对热恋中的情侣,由于遭到世俗的伤害,终极双双投湖殉情了。

《摸鱼儿·雁丘词》直接启示了金庸对李莫愁爱情悲剧的想象,而《摸鱼儿·双蕖词》中,则是暗含了一个,金庸小说《侠客行》中主要配角的名字,便是“谢烟客”。

那么,这首《摸鱼儿·双蕖词》到底讲了什么内容呢?为什么我要说里面暗含了“谢烟客”的名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词。

元好问一首摸鱼儿悲剧的爱情流传千古还暗含金庸小说人名

《摸鱼儿·双蕖词》赏析

《摸鱼儿·双蕖词》——金·元好问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
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
天已许。
甚不教、白头死活鸳鸯浦。
夕阳无语。
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喷鼻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
人间俯仰今古。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相思树。
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
兰舟少住。
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散乱卧风雨。

口语翻译:

叨教,那莲花的根茎,到底有多少丝,莲芯那么苦,究竟又是为了谁呢?并蒂莲花,一双边幅姣美的儿女,向着彼此的方向盛开。

他们的爱情,本来便是上天已经许诺了的。
可是为什么人间间不许可他们白头到老,让他们生活在鸳鸯的栖息之地呢?夕阳,也在为他们的拜别,而感到悲痛。

就算是谢灵运《伤己赋》中提到的那些令人心痛的往事,又或者是舜帝二妃,殉情去世于湘江之水,比起他们这一对的爱情来说,都不算是“断肠”。

他们的爱情故事,彷佛是《喷鼻香奁集》里提到的灵芝、瑞露一样圣洁。
可惜,俯仰之间,已经成为千古往事。
不过,海枯石烂的情缘,是不会被光阴所淹没的。

他们的幽幽恨意,也不会被黄土所掩埋。
并蒂莲花,就像是古代的相思树一样,长在了荷塘里面,度过了流年。
可是现在,又有一阵西风卷起,要将他们摧残。

我停泊兰舟,反复凭吊。
由于我担心现在如果不尽情地凭吊的话,那么等下一次再来时,赤色的并蒂莲花,已经被雨打风吹去,末了只剩下一片散乱了。

这首《摸鱼儿·双蕖词》里,包含一则真实的殉情故事。
听说在金朝泰和年间,河北大名府有一对青年男女,他们的爱情非常朴拙、热烈。

然而,他们的恋情却遭到了双方家人的强烈反对。
无奈之下,这对恋人末了双双选择了投河自尽。
后来,这对恋人化成了水中的一对并蒂莲。

元好问听说后,就乘着船到河中间去凭吊他们。
他认为这种悲剧的力度,已经超过了谢灵运在《伤己赋》里面表达的伤痛情绪,比起娥皇、女英为舜帝殉情的故事,还要让人断肠。

那么,元好问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这是由于,谢灵运的《伤己赋》紧张是在表达痛失落心腹后的那种觉得。

谢灵运的朋友庐陵王刘义真,末了虽然是被人杀害的。
但是他明显是去世于政治的,而不是去世于“爱情”或者是“兄弟情”。
而且谢灵运和他的交往,也并没有遭到去世亡威胁。

娥皇、女英为了舜帝而殉情的故事,同样也不是由于他们相恋受到了其他外在力量的阻挡才自尽的,她们也是为了真情。

如今的人总爱说:生命诚名贵,爱情价更高。
但是中国古代的人,每每没有这样的意识。
唯独元好问有这样的想法,以是他要歌颂这对男女。

元好问说:一对男女如果彼此相爱,那么就解释了,他们的爱情是“天已许”,是老天爷都赞许了的。
人间的父母和旁人,凭什么要去拆散他们呢?

假如你实在看不惯,不如放他们离开,让他们去到属于他们自己的“鸳鸯浦”。
“鸳鸯浦”本来是指鸳鸯栖息的地方,在这里是代指属于恋人自己的地方。

结果,这两家的父母依旧是不依不饶,终极把他们逼上了绝路,让他们投湖自尽了。
这么美好的一双儿女,就这样人间蒸发掉了,多可惜啊。

不过,只管他们已经去世了,但是他们的爱情故事,却会永久在这个世上流传。
他们为什么而去世,这桩恨事,以及由它带来的是是非非的争议,也不会被黄土掩埋。

的确,直至如今,仍有一些父母还在干涉儿女的婚姻爱情。
那么,家长到底该不该管呢?如果须要管,那么该当管到何种程度呢?这样的争议,正如元好问所讲的那样,一贯都在。

在词的末了,元好问表示,由这一对恋人所化的并蒂莲花,就和传说中的“相思树”一样,是世间朴拙爱情的象征,这正是他划船来到江中凭吊的缘故原由。

这对恋人是被自己家人逼去世的,现在他们化成了并蒂莲花,成了俏丽的传说。
一些地方上思想守旧的人,或者便是他们的家人,反倒还看不惯了。

因此,元好问才会说“无端又被西风误”,是在暗示,这些人很可能会来铲掉并蒂莲。
因此他要尽情地凭吊,免得下一次再来时,它们已经被“风雨”摧折了。

二、谢烟客名字的由来

在文章开头的时候,我曾经提到,《摸鱼儿·双蕖词》这首词里面暗含了“谢烟客”的名字,便是出于“算谢客烟中”一句中。

金庸该当是将“谢客烟”三个字的顺序颠倒了一下,末了就成了《侠客行》中的配角名字。
“谢客”便是指的谢灵运,他的小名就叫“客儿,以是叫“谢客”。

听说,梁宏达有一次去拜访金庸,曾经问到谢烟客名字的由来。
当时梁宏达认为,谢烟客的名字可能是出自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
结果金庸给出的回答是:可能是吧。

梁宏达自己也说,这是金庸敷衍的说法,意指是梁宏达自己在胡乱预测。
事实上,谢烟客这三个字的出处,看起来更像是出自元好问这首《摸鱼儿·双蕖词》。

当初金庸读了《摸鱼儿·雁丘词》往后,就把它“抄”到了自己的《神雕侠侣》当中。
然而,这首《摸鱼儿·双蕖词》,本是前者的姐妹篇,以是金庸没有读过的可能性是极低的。

在《侠客行》这部小说中,谢烟客是金庸着力刻画的一个高手。
在最开始的时候,金庸大概是想把谢烟客写成一个东邪一样,文武双全的人物。

以是,金庸就从元好问的《摸鱼儿·双蕖词》里,“摘”了一个比较故意思的名字出来,然后用在了这个人物身上。

结语

《摸鱼儿·雁丘词》是元好问十五岁时候的作品,后来经由了许多年的打磨,才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容貌。

《摸鱼儿·双蕖词》的创作韶光晚于“泰和中”,以是那该当至少是元好问60岁往后了。
虽然他说这两首词中的故事都真有其事,但是看起来,后者更像是元好问杜撰出来的故事。

之前听北大一个老师讲天下文学,在提到海明威时,他说:有许多作者,会用自己生平的韶光,去重复一个自己喜好的故事。
虽然他说的是小说家,但是我想墨客和词人也都差不多。

《摸鱼儿·雁丘词》由于金庸《神雕侠侣》这部小说帮助传播,以是比《摸鱼儿·双蕖词》更加有名。
不过,《摸鱼儿·双蕖词》的创作技巧,明显比《摸鱼儿·雁丘词》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