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青春期往后的美好“外子”,男性便是“郎”,女性便是“娘”。
犹如盛花期的花朵一样,人生最俏丽的时候也便是这个阶段。
以是墨客禁不住吟唱道,“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俏丽的时候”。
如果有幸在这个时候,两个青年男女能够彼此相遇并共浴爱河,这便是生命里非常主要的一个汉语词汇:夫妇。

“夫”是一个会意字,从大从一。
“大”字的甲骨笔墨形,便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的形象,“大”字中的“一”,是“人”向旁边直接张扩开的手臂之形。
“夫”从“大”,表明这是一个“人”,从“一”,表明这不是一个一样平常的人,而是带有一个标志性符号“一”的人。
这个“一”是什么呢?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是“象簪也”,并进一步阐发道,“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
人长八尺,故曰丈夫”,从而把“夫”与“丈”结合到一起,对“丈夫”一词进行了训释。
为什么戴了“一”这个簪子的“人”便是“丈夫”呢?由于在中国古代社会,“冠而后簪,人二十而冠,成人也”。
也便是说,男子戴了簪子,就意味着“成人”了,“成人”之后就要“婚配”,成为自己配偶的“丈夫”。

与“夫”相对应的便是“妇”,二者实在是一组同源词。
成年婚配的男性叫做“夫”,成年婚配的女性叫做“妇”。

“妇”这个字的繁体字字形写作“婦”。
“婦”也是一个会意字,从“女”从“帚”,字形通报出来的语义信息是“女持帚洒扫也”。
事实上,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所从事的活动很多,这里唯独取“持帚洒扫”,是择取诸多活动中的标志性特色。
“持帚洒扫”,肯定不是“飞扬跋扈”,而是“伺候”,以是,许慎直接将“妇”音训为“服也”,这里的“服”便是“伺候”“做事”之义;进行“伺候”供应“做事”的人,内在生理特色便是驯顺服从,也便是“俯”,便是“伏”。

夫和妇汉字里的故事九

从最初的受精卵“巳”,到发育成“胎”,再到出生为“子”,终年夜为“人”,继而再到青年男女“郎”“娘”,直到男女成年结合为“夫妇”,连续创造出新的生命,这便是生命循环往来来往、生生不已的过程。
这个繁芜的生命过程,汉字都生动而形象地记录下来了。
这真是让所有识读汉字、利用汉字、传承汉字的中国人值得骄傲的事。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措辞文学学院对外汉语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