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当中,苏轼是那个一贯在内心当中充满豪情的词人。
由于古往今来这么多人,真正能够活出洒脱从容境界的人少之又少,但是苏轼却是个中很纯粹的一个人,拓展了他自己的内心境界,留下那些洒脱无比的诗词在漫长的历史中留下回响。

本日我们所带来的这一首宋词比较分外,写于苏轼大病之后的登楼了望。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苏轼这一场大病更是接连几个月卧床不起。
这一日终于大病初愈,他和好友登楼了望,末了10个字写出其内心的空虚与寂寞。

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
望湖楼上暗香飘。
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
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
佳人不见董娇饶。
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

这首宋词的题目是《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主座》,写于苏轼的晚年期间。
当时的苏轼已经有53岁,年过半百,身体也大不如以前。
尤其是在经历了这一场大病之后,他慨叹“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表达出自己光阴虚度的苦涩,还写出了自己对付孤苦人生的寂寞之感。

上片一开始写自己经历大病之后的身体瘦削。
“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这里引用梁朝文学家沈约的历史典故,写自己体弱多病,以至于现在“不堪金带垂腰”,瘦了一圈儿,连腰带都系不上了。

53岁苏轼大年夜病初愈登楼了望一首宋词写出其心田无限抵牾与落寞

如今好歹大病初愈,登上高楼“望湖楼上暗香飘”,心情轻微好了一些。
再看“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这可都是绝世美景。
大病初愈之后来到这俏丽的景致当中熏陶身心,实在是一件让人觉得到很高兴的事情。
身体感到惬意,精神也更加抖擞。

下片写自己内心的孤寂。
“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登楼了望和老友相逢,一定少不了饮酒作乐。
酒醉睡去,但是又从梦中惊醒。
这夜晚让人觉得到无限的湿润冰凉,更让此时的苏轼感想熏染到内心的悲哀。

更何况“佳人不见董娇饶”,在身边侍候的侍女也离开了。
“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可怜这夜晚的美景,都让词人给虚度光阴摧残浪费蹂躏掉了。
这大病一场,不只给词人的身体带来了困扰,更让他的精神陷入到哀怨和抵牾之中。

在这个夜晚之中,苏轼的内心是繁芜的。
身体上的不舒畅,再加上仕途的坎坷、对付国家命运的思考,让这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被各种愁绪缠身。
尤其是末了十个字,表示出了二心坎的空虚和寂寞,本日我们读来依然多有感慨。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