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昌绪《春怨》(书法作品为自创,笔墨、图片来自网络)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注释】

天天一首唐诗宋词唐金昌绪春怨附朗读赛大年夜家集字帖

①春怨:一题“伊州歌”。

②打起:打得飞走。

③莫教:不让。

④妾:女子的自称。

⑤辽西:大约指唐代辽河以西营州、燕州一带地方。
即今辽宁省锦州、朝阳至北京市东北怀柔、顺义一带,隋代因秦汉旧名曾于此地置辽西郡,寄治于营州,唐初改曰燕州,州治在辽西县。
在今辽宁省辽河以西地方,是当时少妇的丈夫所去的征戍之地。

【翻译】

我敲打树枝把黄莺儿赶走,

不让它在那里声声啼鸣。

鸣声会惊破我的好梦,

到不了辽西去会见亲人。

【作品简介】

《春怨》是唐代墨客金昌绪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诗利用层层倒叙的手腕,描写一位女子对远征辽西的丈夫的思念。
诗中仅仅二十个字,不虚假,不雕饰,浅近流畅,明白如话,叙写了一个年青少妇在莺鸣枝头,风光宜人的春晨,于似醒非醒,欲梦难梦的苦闷烦躁的状态中,想驱走树上鸣莺,好让她在梦境中到达辽西,与久戍不归的征夫欢聚的殷切心情。
此诗之构思是颇为奇特的,包括诗题《春怨》二字在内,全诗五设悬念,是其最显著的艺术特色。
诗歌,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会寄寓着墨客一定的思想感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题目是《春怨》,诗中人到底怨的是什么?难道怨的只是黄莺,只怨莺啼惊破了她的晓梦吗?这些,不必逐一说破,而又可以不言而喻,不妨留待读者去想象、去思虑。
这样,这首小诗就不仅在篇内见弯曲,而且还在篇外见深度了。

如果从思想意义去看,它看来只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却有深刻的时期内容。
它是一首怀念征人的诗,反响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公民所承受的痛楚。

【作者简介】

金昌绪(生卒年不详,大中以前在世。
),平生不详,大约为余杭(今属浙江)人,唐代墨客。
现今仅存诗《春怨》一首,却是好诗,广为流传 。

附赛大家集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