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当年的他们只不过写的一山一草,或许当年只不过是一时兴起。但是他们或许没有想到,在随后的上千年,这样的诗句会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名片。
1300年前,一个墨客来到了滁州城阁下的西涧,看到了此地俏丽的景致,写下一首著名的唐诗。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个墨客便是韦应物,这一首诗便是《滁州西涧》。而这首古诗最著名的诗句便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古诗产生于公元781年,间隔本日已经已经有1300年的历史。1300年过去了,滁州城也早已经不是墨客笔下的那个样子容貌。但是后人只要提到滁州盛,就会想起韦应物的这两句唐诗:这才是真正城市名片。
这是一首纯粹写景的唐诗。前两句写到了此地的小草,写到了树木黄鹂,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景物。但是这司空见惯的景物当中,却蕴含着更有诗意的画面。那便是下过一阵春雨之后的渡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郊野的渡口本来行人不多,而此时更是连舟子都不见了,只剩下一个空空的渡船清闲流落。
这首七绝的字数很少,墨客并非像王维那样得到“诗中有画”的评价,但这首唐诗却丝毫不亚于王维笔下的那些唐诗。此诗不只成了滁州的城市名片,也更显现出了中唐墨客字里行间洋溢着的诗意追求。
很多人把这首古诗阐明成为墨客怀才不遇,乃至连“幽草”、“黄鹂”都有特定指向,诗歌当中也能够看得出那种忧伤的情调。这首古诗自然是墨客人生失落意时之作,但是人生的失落意却能带来诗意的人生。
这首古诗当中的诗意,已经升华了墨客的人生境界。即便是生平流落,生平落拓,他究竟创造了人生真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