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天下,从来都没有随意马虎二字。
我们或许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加班到很晚,早已疲累不堪。正想上床安歇,手机屏幕亮起,信息如潮水般涌来。日复一日,身心俱疲,“好累呀”的感想熏染跬步不离,却找不到得当的出口去开释与排解。
在成年人的天下里,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更是家人眼中的倔强后盾。面对生活的重压,我们学会了隐蔽薄弱,用笑颜粉饰怠倦。但请记得,应时地给自己一个拥抱,许可自己暂时放下防备,让心灵得以喘息。
探求那些能让你心灵得到抚慰的办法吧,无论是与朋友的一次深谈、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沉浸在书海、音乐中的少焉宁静。
记住,你不是孤单一人,在追求梦想与任务的路上,总有人乐意谛听你的怠倦,与你并肩前行。
怠倦时读读这些诗词:放下你的重担,让过往随风散去吧!
《题鹤林寺壁》
唐·李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李涉仕途之路波折重重,屡遭贬谪,那段流放的日子里,他自比为“终日沉沦于昏沉醉梦之中”,感情深陷低谷,仿佛天下尽失落色彩。
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际,他强忍低落,踏上登山之旅,于僧舍中与高僧品茗论道,一番闲谈间,那些尘世的烦恼与忧闷竟悄然消散,久违的愉悦悄然滋长,“偷得浮生半日闲”,这不仅是心灵解脱的写照,也是对人生豁达态度的深刻诠释。
倘若你此刻也感到怠倦不堪,不妨效仿古人,寻一心腹,或邀三两好友,围炉而坐,各抒己见。
有时候,换个环境,换个视角,乃至是换个人的陪伴,那些曾经让你深陷个中的困扰,或许就能在轻松愉快中烟消云散,让你的心境豁然开朗。
《池州翠微亭》
宋: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敷,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的生平,大半光阴献给了烽火连天。但即便是在这铁马金戈之间,他也懂得在紧张与劳碌中寻觅少焉宁静,去领略那壮丽的山河之美。战袍虽已被尘土轻抚,却未能粉饰二心坎闲适恬淡的神往。
于是,他特意容身于翠微亭畔,让心沉浸于那青山绿水之间,哪怕少焉之后便是新的征程,但那份短暂的愉悦与宁静,依然能给他带去些许的安慰。
我们亦应如此,无论生活多么繁忙,都应学汇合时地放慢脚步,抽离出一段光阴。去户外走走,看看那连绵的山峦,听听那潺潺的流水。或者看看喜好的书,让心得到一次短暂的休憩。
让心得到充分的休养,才能连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有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历经安史之乱的动荡与沧桑,王维深刻领悟到了仕途的波澜与无常,遂心生退意,毅然决然地阔别了尘世的鼓噪与骚动。晚年,他选择隐居于风景如画的辋川,过上了半仕半隐的闲适生活,隐居世外桃源中,悠然自得。
在这份宁静之中,享受那份只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喜悦。溜达于山林间,直至流水潺潺的尽头,悠然坐下,静不雅观白云悠悠,感想熏染那份超脱与清闲。这份心境,犹如他笔下的山水诗,清新脱俗,令人神往。
生活,本便是一场修行,充满了不易与寻衅。做一些真正让自己快乐与知足的事情。学会释怀,是对过去的一种温顺告别;放下过往,则是给予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人生路上,只有懂得应时地放下,才能轻装上阵,连续前行,遇见更美的风景。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不安于室来。
墨客溜达于春日小径,心怀对繁花似锦的憧憬,轻叩柴扉,期待着与满园春色不期而遇。门内久无回应,一丝淡淡的失落望悄然爬上心头。正当墨客欲转身拜别,一抹不经意间的惊艳映入眼帘——一枝娇艳欲滴的红杏,不顾墙垣的束缚,探出墙头。
这突如其来的红杏之姿,犹如东风,瞬间吹散了墨客心头的阴霾。他恍然大悟,原来,寻花不遇的遗憾,竟成了遇见这份意外之美的契机。正如古人云:“失落之东隅,收之桑榆。”生活总是以它独占的办法,教会我们珍惜与释怀。
世间万物皆有天命,每一次的失落去,或许都是命运奥妙的安排,为了让我们在转角处遇见更好的风景。那些看似错过的美好,实则是在以另一种形式,悄悄地丰富着我们的生命体验,让我们在得失落之间,学会发展,学会戴德。
因此,当面对生活的各类不快意时,不妨举头望向那片更广阔的天空,或许,正有一朵属于你的“红杏”,正以最残酷的姿态,等待着你的创造与欣赏。
《初到黄州》
宋·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奇迹转荒诞。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喷鼻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墨客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面对乌台诗案的重创,苏轼被贬至偏远的黄州,这无疑是他仕途生涯中的一次沉重打击。可苏轼乐不雅观豁达的精神让他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淡然处之。
抵达黄州后,苏轼非但没有沉溺于失落意与沮丧,反而以他那独占的诙谐与“吃货”情怀,在这片陌生的地皮上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他望着长江绕城而过,心中暗自斟酌:“长江之水悠悠,环抱着这座小城,定是那江水孕育了无数鲜美之鱼,待我细品其味。”
再望向那满山遍野的茂竹,仿佛已能嗅到春笋的暗香:“竹林深处,春意盎然,那竹笋的鲜美,定能抚慰我这颗流落的心。”
苏轼的故事,是对“真的勇士”最生动的诠释——即便身处困境,也能以一颗敏锐而乐不雅观的心,捕捉到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美好与希望。
人生之路,从不平坦,但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的旅程更加丰富多彩。
《清平乐·村落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简朴的茅屋隐蔽在建造青青的草地上,一家五口,锄草、编笼,各自劳碌。大儿手持锄头,细心地撤除田间的杂草,中儿则机动地编织着竹笼。小儿在旁嬉戏打闹,时时传来阵阵清脆的笑声,高枕而卧的样子容貌,让人不禁笑出声来。
当你感到怠倦不堪,迷失落了前行的方向,不妨暂时放下心中的重担,转身看看身边的家人和孩子。大略而纯粹的爱,能够给予你重新出发的勇气。
人生常被喻为一趟悠长的旅程,其真谛并非仅仅抵达某个终点,而是在于旅程中遇见的每一处风景,以及我们怀揣着何种心境去欣赏这些风景。以一颗淡泊宁静的心,溜达于这纷繁繁芜的人间间,你会创造,处处皆是芬芳四溢的小径,生活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
面对生活的骚动,学汇合时放手。那些令人困惑不解的思绪,不妨暂且搁置一旁;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或物事,不必强求拥有,更无需深陷个中无法自拔;对付已经远去的人或事,学会释怀,不挽留,不转头;而过去的各类,无论是辉煌还是黯淡,都应成为前行的动力,而非束缚心灵的枷锁。
世间万物皆有天命,不属于你的情绪,不必苦苦留恋;不属于你的权位名利,更无需费尽心机去争夺。生而为人,本就不易,我们更应懂得善待自己,避免让自己陷入无谓的挣扎与委曲之中。
不妨学会卸下肩头的重担,将过往的各类轻轻放下,让自己的心灵回归最初的纯净与宁静。轻装上阵,以更加轻松自若的姿态,去欢迎未来的每一个寻衅与机遇。勇往直前,让生命之旅因我们的年夜胆与坚持而更加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