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环气候密码

本日我们连续聊一聊古诗词里的

“冬雪”

“天与云与山与水,高下一白”

古诗词里的气象密码|冬雪篇二

用明朝张岱

《湖心亭看雪》

里两句白描

来再现强寒潮

给我国大江南北带来的雪景

很是写实

片片随风整复斜,飘来老鬓觉添华。

江山不夜雪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远岸未春飞柳絮,前村落清晨压梅花。

羔羊金帐应粗俗,自掬水泉煮石茶

——《雪》宋·黄庚

而宋代黄庚的

“江山不夜雪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尤为写意

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喷鼻香。

倩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

——《不雅观雪二首·其一》宋·杨万里

雪有多深?

杨万里说

“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

雪有多重?

李商隐道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如若听闻山东文登涌现

冲破该省气候记录的

74厘米积雪深度

不知两位诗词大佬是否会惊诧不已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南岭雪》唐·元稹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看来,古代文人墨客们

更在乎雪的唯美意韵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唐·王维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王维惊异于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为表达对朋侪的

仰慕与忆念作足铺垫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已备好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的白居易

则自问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

天晚欲雪,思念旧人

诗意中的人性直抵春晖

惟唯美,衬缺憾。

还说白居易

其被贬江州即今日江西九江时

写过一首《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雪》唐·白居易

全用侧写

句句写人,却处处点雪

透露出墨客谪居的孤寂心情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

寓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癸卯岁十仲春中作与从弟敬远》魏晋·陶渊明

而陶渊明的感触更进一步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的缺憾

化作“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的

闲淡乐不雅观

及松柏劲直之气节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农历年终将近

让我遐想起刘长卿千古绝句

所幻化的当代意象:

外出打工或是他乡事情的人们

背囊里塞满一年的费力

已经或正准备踏上回家过年的路

这场景,即便风雪交加

也让人倍觉温馨

让我们共同期待

“政化由来通上灵,丰年祥瑞满窗明”

江西气候×中国气候 出品

来源: 中国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