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起源于先秦,繁荣于唐朝;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昌盛于宋代。

中国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一颗明珠,代表着传统文化的最高水平。
那么,这些诗词好在哪呢?

让我们跟随《公民日报》,一起品味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40首诗词。

01

公民日报五千年来最高水平的40首诗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去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心腹,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公民日报》点评:

全诗开合抑扬,气脉流利,意境旷达。
诗中的凄凉惨恻之气,腔调明快豁达,措辞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

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表示出墨客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肚量胸襟。

洞见君:

人生一心腹,足以慰风尘。

此生得一心腹,便是莫大的幸运,便有了直面磨难的勇气与底气,从此不再害怕孤独。

02

《琵琶行》

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附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密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红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东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姨妈去世,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贩子妇。

贩子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嗟叹,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沉沦腐化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每每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落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匆匆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公民日报》点评:

这首诗的艺术性很高,其一,他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二为一;

其二,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出生、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同等,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凄凉哀怨的氛围里。

洞见君:

这个天下上多的是萍水相逢,难的是感同身受。

若是有缘遇见一个懂你悲喜,知你悲欢的人,一定要珍惜。

03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公民日报》点评: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寒冷,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喷鼻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姿和品质。

墨客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解释倔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魅力。

洞见君:

梅花,生于冰雪、长于寒冷,不屑与百花争艳。

而我们,行走在这形形色色的人间间,也当如此:评说且由人,我自有馨喷鼻香。

04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众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喷鼻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不雅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公民日报》点评:

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空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讨厌。

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意味深长。

洞见君:

尘世嘈嘈,愿你我在心间种一朵莲,寻一处清幽与安宁,守一份寂静与从容。

05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文案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公民日报》点评:

作者托物言志,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洞见君: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大概现在的生活不快意,但总有一天会峰回路转,统统都会好起来,平淡日子才是真。

06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落,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公民日报》点评:

此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阴郁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与世浮沉,为保持完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洞见君:

生活中有太多的诱惑阻碍了我们提高的脚步,惟有看淡名利,美好才会降临。

今后余生,做一个开阔的君子,不梦想,不放肆,在岁月中沉淀自己,成为更精良的人。

07

《敕勒歌》

南北朝·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公民日报》点评: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致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全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迈的风格,境界开阔,腔调雄壮,措辞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洞见君:

在这个俏丽的天下上,我们像花儿一样绽放,像小草一样顽强,活出自己的风采。

开也优雅,落也从容,哪怕零落成泥碾为尘,亦无怨无悔。

08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纭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公民日报》点评:

此诗是岑参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描述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致。

全诗内涵丰富,意境光鲜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传染力。

洞见君:

雪化后,便是春天。

始终相信,生命的路上,所有的不快意,都是装点,所有的美好,哪怕是曲折的,也终会抵达。

09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公民日报》点评:

诗用具体而细致的手腕来摹写背景,用远间隔画面来描写紧张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年夜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占的艺术特色。

洞见君:

韶光染白了青丝,岁月让我们尝遍孤独。

但也请始终相信,岁月不会薄待任何一寸韶光,同样,也会在适当的时候温暖每一颗民气。

10

《过单独洋》

宋·文天祥

辛劳遭逢起一经,兵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出生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单独洋里叹单独。

人生自古谁无去世?留取赤心照汗青。

《公民日报》点评:

本诗开头,回顾出生。
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去世?留取赤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

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洞见君:

人这生平,会面对很多决议,遇见很多苦难,但只愿能坚守本心,问心无愧。

11

《还乡偶书》

唐·贺知章

幼年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公民日报》点评:

全诗二十八个字中无生平僻字,不用一个典故,都是家常话。

但并不是一览无余,它寄寓着可以供人反复咀嚼,反复寻味,层层追索,层层补充的情致。

洞见君:

不管我们走得有多远,哪怕海角天涯,不变的是乡音,浓浓的是乡情。

家,是生平的归宿;家人,是一辈子的依赖。

12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时催。

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公民日报》点评:

墨客以饱蘸激情的笔触定下这开篇的葡萄美酒夜光杯。
犹如溘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面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喷鼻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这景象使人惊喜、愉快,为全诗的抒怀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洞见君:

有人说,有生活的时候,就有幸福。

生存本不易,更难得的是,有人在拼了命的保护,我们安然喜乐的生活。

13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公民日报》点评: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 怀思饱满旷达,措辞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感情朴拙,具有淳厚深厚之美。

洞见君:

人性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人生的聚散离合之中,最美好也最残酷的,便是相思。

14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公民日报》点评:

这首诗反响了墨客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冗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

洞见君:

经历过战乱,方知和平的名贵。
我们不是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愿世间再无战火,愿和平永驻人间。

15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公民日报》点评:

这首小令写得弯曲委婉,极有层次。

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生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迁移转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荡多姿。

洞见君:

李清照生于古代,思想却始终独立,在碌碌尘世里活出了最好的自己。

不论什么时候,活出最真实的自己,才是人生最好的风景。

16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苏州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公民日报》点评:

墨客用最具诗意的措辞布局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乘客子卧闻静夜钟声。

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

洞见君:

每个背井离乡之人,都曾满怀抱负和希望。

尘埃落定后,我却越来越想家,惦记儿时的伙伴,惦记爸妈的声声打发。

17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整顿旧山河,朝天阙。

《公民日报》点评:

岳飞工诗词,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大胆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好,它真实、充分地反响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

洞见君: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当我们行至中年,纵然有未达成的宏愿,亦愿我们都能坦然面对岁月。

18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公民日报》点评:

上两句俯仰古今, 写出韶光绵长; 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

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述了墨客悲哀苦闷的感情,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洞见君:

往事如烟,我们更要学会看淡,不念孤独。
一辈子很长,笑着逐步走,冬日里江雪冰封,但春天就在不久后。

愿你有家,有爱,余生安暖。

19

《龟虽寿》

东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义士晚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乃至哉,歌以咏志。

《公民日报》点评:

诗中融哲理思考、年夜方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洞见君:

人生最美不过夕阳红。

经历过几十载的风雨,我们有丰富的阅历、足够的聪慧、充裕的韶光。
何不在这铺满晚霞的大道上,坦然而行?

20

《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心。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公民日报》点评:

这首诗最具代价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发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

洞见君:

从古至今,对付在水一方的美人,世上大多人都有着一份剪不断的情愫。

一如生活,越是美好的事物,越是留不住。

手中的沙,握地越紧,越随意马虎流失落。

21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去世,长使英雄泪满襟。

《公民日报》点评:

《蜀相》对付壮志未酬者,它既是颂辞,又是挽歌,一诗席卷历史,融汇古今,措辞凝炼而内涵丰富。

洞见君:

生活是一场单程旅行,失落去的光阴不会重来,惟愿在今后的光阴里不辜负自己。

22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旬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死活两茫茫,不斟酌,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悲惨。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回籍,小轩窗,正装扮。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公民日报》点评:

这是苏轼为吊唁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悼亡词。
词中采取白描手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洞见君:

这世间,有多少相聚,便会有多少离去;有多少离去,便会有多少悲惨。

余生,唯愿珍惜。

23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公民日报》点评:

墨客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等典故,采取比兴手腕,利用遐想与想象,把听觉感想熏染,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传达其朴拙浓郁而又幽约深曲的寻思。

洞见君:

人生有太多遗憾了,无数个过往都难以重来。

朝花夕拾,捡的是枯萎。

倒不如看淡过往,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统统。

24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公民日报》点评:

这首诗跳荡纵横,百步九折地揭示了墨客感情的激荡起伏、繁芜变革。

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使它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名篇。

洞见君:

请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黑夜尽头是黎明。

做一个像李白这样乐不雅观豁达的人吧,即便身陷阴郁,依然心向光明。

25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公民日报》点评:

这首《出塞》除具有一样平常边塞诗那种激越的诗情、气势外,还很把稳措辞的精美,并长于插入细节的描写,酝酿诗情,勾勒形象,因而能够神完气足,蕴藉不尽。

洞见君:

这个天下上,最值得敬仰的,便是军人。

每次国难当头,他们首先忆起的,不是如何保全自己的性命,而是若何才能拯救更多的人。

26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生僻清,凄悲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干瘪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小雨,到薄暮、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公民日报》点评:

起句持续用七组叠词,极富音乐美,读起来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觉得。

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

洞见君:

孤独,使韶光变得漫长;漫长,又使孤独深入骨髓。

余生,只愿你有人可依,有人可伴,不受孤独之苦。

27

《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旁边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旁边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旁边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公民日报》点评:

《关睢》是《诗经》首篇,它是反响一个青年对一位边幅俏丽姑娘的爱幕和追求,写他求而不得的痛楚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是我国爱情诗之祖。

洞见君:

只是恰好碰着,便是生命中最美的缘分。

愿我们这辈子都能碰着爱,相信爱,与爱的人白头偕老,共度此生。

28

《黄鹤楼》

唐·崔颢

前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公民日报》点评: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各类情思和自然景致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

洞见君:

或许每个在异域的游子,想起身乡时,都让乡愁浸湿了眼眶。

远方的云朵,仿佛是母亲煮饭时飘起的炊烟,儿时的影象,瞬间全都翻涌上心头……

29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公民日报》点评:

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奥深厚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宝贝。

梁启超云:《菩萨蛮》如此大声镗鎝,未曾有也。

洞见君:

少不读苏东坡,老不读辛弃疾。
由于辛弃疾的词里,太多放不下。

求而不得,有心无力,最是折磨人。

余生不长,想开、看开、放开。

30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落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公民日报》点评:

墨客以极具概括性的措辞,为我们描述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有气概的江南春画卷。

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洞见君:

最爱江南的白墙灰瓦,小巷悠长,若恰好遇上烟雨,亭台楼阁朦胧迷离,那真是一幅极美的景致。

31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东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公民日报》点评:

开篇从大处落笔,切入历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语中富哲理、意境深邃,这首词用来概括《三国演义》的主题恰到好处。

洞见君:

饱经风霜才明白,人生一世,不过须臾而已。

与其用尽生平追逐身外之物,耗费光阴,不如静心享受生命,赏花谢花开,听潮起潮落,看云卷云舒。

32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羽觞。

《公民日报》点评:

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

由情选景,寓情于景,十全十美,充分表达了墨客长年飘泪、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繁芜感情。

洞见君:

生活是一场修行,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

但实在,境随心变,你若心态超然,那满目的秋天景色便是让人惊叹的美好;你若愁容满面,秋日自然也就悲哀。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尺寸年华,就该乐其乐,尽余欢。

33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早晚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公民日报》点评:

前四句夷易如口语,实在构造非常严密。

第一句平平道出,第二句迁移转变,第三句承上发问,第四句回答作结。
高明在这种构造毫无生硬的人为痕迹。

洞见君:

真实、纯粹永久是生活的本色;快乐无忧,遵照自己的内心,永久是岁月的天真。

愿历经岁月的我们,保留初心,对每一天微笑着说声“你好”,找到无忧岁月的那份烂漫与纯洁。

34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骚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平凡巷陌,人性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顾,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公民日报》点评:

同属豪放派,与苏轼比较,辛弃疾少了一份旷达、一份雄迈,多了几许凄凉、几许苍劲。

全词基调虽是豪放,却流淌着一股浓郁的凄凉、惆怅之情。

洞见君:

生老病去世是人生常态,承认自己老了又何妨?那些不敢直视朽迈的人,才最随意马虎老。

真正的朽迈是内心的妥协,只要对生活充满激情亲切,就永久是年轻时的样子容貌。

35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昂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公民日报》点评:

短短四句诗, 写得清新朴素。
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

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洞见君: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觉得吧:

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感情,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36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骚人物。

故垒西边,人性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公民日报》点评:

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致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

洞见君:

人生如梦,一半现实,一半虚幻,清晰也朦胧。
看淡现实,肃清悲哀。

有些事,我们必须学着用淡定从容的去面对,统统随缘,顺其自然。

37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公民日报》点评:

短短28字,意蕴深远,构造风雅,平仄起伏,抑扬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祖。

洞见君:

秋日在儿时的影象中是十分美好的,有满地厚厚的可以踩的落叶,还有好吃的冰糖葫芦。

终年夜后,越来越多人离开家乡去远方奋斗,秋日便多了一层思念的意味,飘着淡淡的忧伤。

38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顾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少很多多少愁?

宛如彷佛一江春水向东流。

《公民日报》点评: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它充满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统统,冲决而出之势。

洞见君:

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无瑕的,总有一些遗憾,那就随它去吧。
别再想昨天对不起谁,只去想本日能否对得起自己。

把握生活的点滴,过好每一天的幸福,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平,就已经足够精彩。

39

《沁园春·雪》

近当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高下,顿失落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骚人物,还看目前。

《公民日报》点评:

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 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示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肚量胸襟。

洞见君:

昨天的太阳,晒不干本日的衣服。
一个懂得生活的人,绝不会只沉溺于面前的困难。

那些生活里过不去的坎,那些忘不掉的事,我们终会明白,也不过“俱往矣”。

4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上苍。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公民日报》点评: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下片怀人,由中秋的圆月遐想到人间的离去,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全词可谓设景清丽雄阔。

洞见君:

谁一辈子能没点儿遗憾呢?世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以是,有缘时惜缘,无缘时随缘。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愿余生,统统安好。

看完了这些伟大的诗词作品,你有没有被震荡到呢?

在你心中哪首又是您最喜好的作品呢?

(来源: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