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步锦江湄[2],幽篁冬更绿[3]。

  百种百风致[4],吾特爱方竹[5]。

  不独拒严霜,大节森在目;

  抑且凌青霄,锋棱挺硬骨。

霍松林诗词望江公园赏竹1 散步锦江湄2

  不以图媚世[6],不以傲取辱。

  洒脱吟清风[7],岁月任飘忽[8]。

  (一九六〇年元月)

  注释:

  [1]望江楼公园:坐落在成都东门外锦江河边的一片茂林修竹之中。

  [2]锦江:岷江分支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平原。
江湄:江岸。
汉刘向《列仙传·江妃赞》:“灵妃艷逸,时见江湄。
”宋杨万里《衢州近城果园》:“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
”宋代李新《送李能》:“走马秦树侧,濯缨锦江湄。
春深小瀛洲,西湖生绿漪。

  [3]幽篁(yōu huáng):指幽深的竹林。
唐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宋黄庭坚《题宗室大年画二首》:“轻鸥白鹭定吾友,翠柏幽篁是可人。

  [4]百种:(1)百谷的种子。
《礼记·郊特牲》:“祭百种以报嗇也。
”孙希旦集解:“百种,百谷之种也。
”(2)各种各样。
南朝梁武帝《襄阳白铜鞮歌》之二:“草树非一喷鼻香,花叶百种色。
”宋范成大《四月十六日拄笏亭偶题》:“緑阴一雨浓如黛,何处风来百种喷鼻香。
”欧阳修《梦中作》:“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5]方竹:竹之一种。
形状微方,高三至八米,直径一至四厘米,质坚。
我国华东和华南地区均有栽培。
可供不雅观赏,古人多用以制作手杖。
宋张淏《云谷杂记·竹之异品》:“武陵桃源山有方竹,四面平整如削,坚劲可以为杖。
”宋敖陶孙《送袁度这挈家之任》:“赠子方竹筇,副以白伫巾。
”宋王柏《寿藤杖行》:“君不见奇章嗟削方竹,老杜作诗夸紫玉。

  [6]媚世:求悦于当世。
语出《孟子•尽心下》:“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唐贯休《故林偶作》:“媚世非吾道,良图有白云。
”宋孙合时《黄州呈赵使君》:“鲁狂不媚世,世亦与我违。
”宋廖行之《又和前韵十首》:“梅君消得为高吟,素艳曾无媚世心。

  [7]洒脱:(神色、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唐杜牧《自宣城赴官上京》:“洒脱江湖十过秋,羽觞无日不迟留。
”宋郑侠《题熙轩》:“达人取次总佳宜,洒脱清轩聊自颐。
”清风:清微的风;清凉的风;高洁的品质。
辛弃疾《和吴克明广文赋梅》:“十顷月白风清外,一杯疏影暗香中。
”元王吉昌《满江红慢》:“绿水青山成伴侣,月白风清为心腹。

  [8]飘忽:指行踪不定,不可捉摸;轻快、迅速地移动;晃动;浮动。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畅快万古情。
”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参考文献:

霍松林诗词诗论集·诗词理论卷,中国书本出版社2020(中华诗词学会编:中华诗词存稿)

霍松林诗词诗论集·诗词作品卷,中国书本出版社2020(中华诗词学会编:中华诗词存稿)

(解释:图片来自网上拍卖某编辑部稿件,故意拍得比较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