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禀享的是:“盖”字。

盖,读作gài或gě,始见于春秋金文,其古字形从艸,盇(hé)声(盇后隶变为盍)。
从艸,表示与植物有关;“盍”字则有器盖儿之意,本义指用茅草等编成的覆盖物,后引申为覆盖、遮盖等。
读gě时用作姓氏。

上部两个点笔左低右高,笔断意连,相互呼应;下横起笔露锋,抗肩,压撇点的收笔而过,过撇点后行笔勿长;第二个横画与首横抗肩角度同等,圆收;竖笔从首横里面实接起笔,竖身稍厚重,垂直有力;底横起笔稍左探,左侧抗肩,过中竖后行笔略平,与上面两个横画间距相等,并且收笔略长于两个上横。

下面“皿”部形体扁宽,不宜写高。
左竖以斜切落笔,向下行笔略轻,右斜;横折起笔虚接左竖,横画稍抗肩,勿重,行笔到位后向上稍抬笔锋然后顿笔内擫写右竖,竖身稍重,左斜,与左竖呈相背之势;中间两个竖笔形态互异,间距相等;末了长横起笔左探,左侧抗肩,中间略轻,收笔稍下拉,使其略呈拱形,稳住整字。

每日一字868盖

“盖”字的行书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