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上苍。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这是中秋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
苏轼在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后作此篇兼怀其弟苏辙。
词的上阕望月问天,抱负游仙,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下阕对月怀人,由中秋的圆月遐想到人间的离去,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旷达态度。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句,更是成为了千古绝唱,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情绪的共同神往。

最美古诗词  8首关于中秋的经典诗词

2、《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解析:张九龄罢相后被贬为荆州长史时所作。
墨客望着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远方的亲人,心中涌起无尽的相思。
诗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意境雄浑阔大,为千古佳句,表示了墨客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情绪的追求,也展现了一种广阔的空间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解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墨客在中秋之夜望月思人,怀念朋友杜郎中。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中秋之夜的安谧和清冷,月光洒在庭院中,地上仿佛铺上了一层霜雪,鸦雀栖息在树上,秋露无声地打湿了桂花;后两句则将情绪推向更广阔的空间,用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墨客的秋思之情,也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不知这秋日的情思会落到谁家。

4、《八月十五昼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次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解析:此诗是白居易被贬江州时所作,通过比拟昔年与今年的中秋之景,表达了墨客对过往美好光阴的怀念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次圆” 一句,将思乡之情推向了极致,让人动容。

5、《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解析:晏殊笔下的这首诗一改富贵荣华的词调,写尽了他乡流落的凄苦。
诗中以 “羁人独向隅” 自喻,表达了身处异域、思念亲人的孤独与无奈。
同时,通过对 “素娥”“玉蟾”“桂花” 等中秋元素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清冷孤寂的氛围,使读者感同身受。

6、《中秋》—— 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面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解析:中秋之夜,墨客以简洁明快的措辞描述了中秋之夜的团圆与欢快,透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民俗风情。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不仅暗喻了 “中秋” 这个节气处在秋日的中间,还写出了此刻明月高悬普照大地,万家团圆之景。

7、《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去世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解析:虽然这首诗并非专门写中秋,但个中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一句常被人在中秋之际引用,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这样的夜晚,墨客感想熏染到了战役带来的离散之苦,更凸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和平的渴望。

8、《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上苍夜夜心。

解析:寂静的永夜中,墨客看到明月,遐想到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
诗中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实则抒发墨客自己的自伤之情,表达了墨客对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