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代: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双飞去 一作:双来去 离恨苦 一作:离去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朱熹读书三步法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真是至理名言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代: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涯。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阑 通 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干瘪。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喷鼻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顾,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种境界既可以说是全体人生的哲学,也可以说是读书做学问的道理。

第一个境界:\"大众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思是说人首先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如此才能登高望远,肚量胸襟阔达。

第二个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干瘪”。
意思是说,干奇迹要有像追求爱情一样的劲头,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要有毫不服从的意志。

第三个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顾,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由空想的树立和努力求索,付出总会有收成,或许成功就像那个心爱的姑娘,一下子涌如今你面前。

南宋理学家朱熹,实在也写过三首哲理诗,紧张是谈读书的,同样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活水亭不雅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军舰巨舰一毛轻。

向来白搭推移力,此日中流清闲行。

这首诗见告我们,学习必须下苦功夫,日积月累,才能如舟在水中,自由清闲。

不雅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认为,读书要抓好源头,也便是最为根本的东西,这样才能高下贯通旁边逢源。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首诗见告我们,如果读书学习下苦功,捉住源头,打好根本,那么我们将会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
学问知道无他,抓根本下苦功而已,实在,人生何尝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