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灭商后,停滞用兵,提倡文治,将征战用的马放牧在西岳之南,把牛放到桃林的野外上,向天下表示往后不再利用它们,不用打仗了。
后以此典表示天下太平,战役止息。
------------------------------------分割线,以下是进阶部分---------------------------------
典故的来源:
《尚书 ·武成》:“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西岳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典故的用法示例:
【桃塞马】清.顾炎武《西岳》:“未归桃塞马,终负鲁阳戈。”
【山阳息马】北周.庾信《又移齐河阳执事文》:“实谓上方销剑,山阳息马,过兹御客,或慢重扃。”
【散马牛】隋.杨广《纪辽东》:“方当销锋散马牛,旋师宴镐京。”
【西岳归】清.吴元龙《长椿寺病马行》:“身闲早得西岳归,害去讵劳襄野牧。”
【散马日】唐.杜审言《跟从出长安应制》:“山追散马日,水忆钓鱼人。”
【马入西岳】北周.庾信《贺平邺都表》:“当今鹿台已散,离宫已遣,兵藏武库,马入西岳。”
【归马西岳】唐.杜甫《有感》:“大君先息战,归马西岳阳。”
【西岳归马】唐.张碧《野田行》:“愿得西岳之下长归马,野田无复堆冤者。”
【西岳归马】元.耶律楚材《和王巨川题武成王庙》:“谁识西岳归马日,易于渭水钓鱼时。”
【放牛归马】清.王摅《西征荡平歌》:“放牛归马自兹始,闾阎击壤同康衢。”
【归放西岳阳】清.高士奇《天马行》:“功成偃武海宇泰,会须归放西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