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下午,“东莞市诗词教诲示范校”授牌仪式在厚街镇桥头小学举行,东莞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卫兆元等为桥头小学授牌。桥头小学依托诗歌教诲实现学校特色发展,以诗育人,在实践中守正创新,提炼出“诗心和鸣,润泽生命”的诗教理念,为学生供应人文关怀和精神力量,点亮生活,诗化人生,着力创建适宜儿童发展的诗意教诲环境。
走进桥头小学,校园中随处可见诗歌的气息:诗词广场、诗书文化墙、诗歌长廊,宣扬栏里设立有墨客专栏、诗歌专栏。走廊护栏上和楼梯侧悬挂着学生的书法作品、诗歌配画作品,校园广播里播放着诗词音乐,上课铃声也是用配乐的诗词。中国传统文化教诲仿佛渗透到了这所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人感想熏染到浓浓的诗韵、文雅的觉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校园内配着古典乐的诗词响起时,学生们纷纭进教室上课,原来这是学校为了让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受到古诗词的熏陶,将配乐的古诗词作为上课铃声。
据理解,学校还成立“紫檀诗社”“言心诗社”等4个诗歌社团,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社团。每周开展活动,提高孩子诗歌欣赏水平和童诗创作能力。“一个社团是传承经典诗词的,其余三个社团是引领儿童诗创作的诗社,孩子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进入诗社。” 桥头小学副校长林文昌说,通过诗社活动,为学生们播下诗意的种子,培养孩子从背诗到主动创作诗歌的转变。
学校除了营造诗意环境外,还将诗歌融入校本课程。教研组精心编写了诗歌课程传授教化资源《中华经典诗词精选》《童思·童诗》《紫檀树下》,将诗教课程排入课程表,每周安排一节课,给孩子们品读诗歌。“《紫檀树下》这本书,是学生们自己创作的精良儿童诗,品读学生们自己的诗歌可拉近孩子们对诗词的间隔。”
此外,学校还每年举办“铜鼓鸣韶”诗歌节、“琴轩雅韵”读书节、金秋诗会、诗歌咏唱会等,营造良好的诗歌文化氛围,促进书喷鼻香校园培植。
笔墨:韦琼 通讯员:厚街融媒
拍照:韦琼 通讯员:厚街融媒
编辑:张叶
本文来自【东莞韶光网-i东莞】,仅代表作者不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供应信息发布及传播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