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陆游经由曾经军队的驻地附近,看到秋风瑟瑟,到处一片冷落景象,想到自己在南郑的戎马生涯,不禁心中生出一种壮志难酬的愤懑感,于是便起笔挥墨,写下了下面这首婉转动人的《蝶恋花》词。
蝶恋花
陆游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嗟叹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开篇以景起兴,写冷落的秋天景色,营造出了一种凄凉沉闷的气氛,“桐叶晨飘蛩夜语”,梧桐叶在晓风中乱飘,寒蛩在夜晚鸣叫个一直,一写清晨一写夜晚,朝朝暮暮,词人眼中所见耳中所听,都是凄清一片的景象,可见词人无论朝夕,内心都是悲惨的,而悲惨的景致正如词人悲惨的内心,两者相互映衬,交织在一起。
接着词人写羁旅之情,“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古人本有悲秋的习气,但陆游此处,却不仅仅只有悲秋天景色之肃杀,而是寄托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及个人出生之感。南宋时,金人霸占着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长安本是西北重镇,可现在却是金人的地盘,词人在王炎部下,本就有进取长安之意,可现在欲望落空,只能心有不甘地离开,这种“黯黯”之情,实在比秋天景色还要悲惨。陆游特意提到长安,是有非常深奥深厚的内在意义的。
在这种极度消沉的思绪里,词人猛然创造已经来到了曾经的用兵之处,于是回顾起了自己以前的经历,“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大散关头、渭水阁下,都曾是词人“横戈盘马”之处,是词人立志规复中原的所在,现在地方如旧,可自己的空想却彻底破灭了。而且,王炎的撤职,也有可能带给金人可乘之机,倘若金人这时用兵大散关渭水一带,又有谁能横戈盘马呢?这两句虽然是回顾,但却高昂激烈,让人在肃杀低沉的秋风中,顿生一种豪迈之情!
词到下片,却又急转而下,写江海余生,更表现了出了一种悲愤之情,说“江海轻舟今已具”。北宋大词人苏轼曾经在他的《临江仙》词中写过“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名句,希望能够偶一为之,不再干涉干与人间各类烦恼事,而现在陆游“今已具”,彷佛实现了东坡的欲望,可是,陆游这是气话,由于他接着又说“一卷兵书,嗟叹无人付”!
戎马生涯、抗金复国,才是陆游真正的空想,他不想在江海中泛游而度过此生,他想实现自己统一中原的宏伟志向!
以是,当现在他被调往京城,不能在前哨的时候,他痛楚地表示,胸中战必胜、攻必取的兵书善策,再也无人能够领会了!
抗金奇迹遭遇挫折,国家出息令人担忧,陆游虽然一腔热血,却毫无报国之门,除了愤懑之外,词人又能若何呢?
以是末端词人伤心而又凄凉地写道:“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早知道今生毫无用武之地,那当年还写什么长杨赋呢!
西汉辞赋家杨雄曾写《长杨赋》,痛斥汉成帝游戏长杨宫,一腔为国为民的热血,陆游从前亦是如此,写过很多针砭时弊的文章和规复大计,可多年过去了,词人一无所得,没有被采纳更没有被重用,抗金复国的空想,更是毫无实现的可能,他怎能不“悔”?这一“悔”字,饱含了词人酸楚、无奈、愤懑、凄凉等各种感情,低沉呜咽,引人长叹!
陆游这首词,可以说是触景生情的佳作,词人追忆往昔,嗟叹今日,将自己那种英雄迟暮、报国无门的感慨,写得回环往来来往,极具艺术张力,读来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