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是中原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普通的汉字排列组合,让众人见证了中国笔墨的博大精湛。中国的古诗词,是一条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长河,这个中,竟然隐蔽着一个独特的地方文化气息,这个气息有个响亮的标签叫做林州!
流经林州的一条河——淇河
淇河,古称淇水,发源于山西陵川,流经辉县、林州后进入鹤壁,经淇县浚县入卫河,全长161公里。淇河水清味甘,泉眼浩瀚,林州段约40公里,为其上游,主干流经临淇、五龙两个州里,淅河为其支流,林州段也是淇河风景最美的地段,沿河有阳台寺、石门寺、万泉湖等著名景点,天然野生鲫鱼为淇河名吃!
《诗经》
淇 水 悠 悠,
桧 揖 松 舟。
驾 言 出 游,
以 写 我 忧。
这是《诗经》中一首写淇河风光的诗,现在读来依然觉得美妙令人憧憬。《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个中有6首咏淇河诗,“淇”字涌现18次。著名的诗句还有“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等传世名句。古代规模最大的诗集《全唐诗》网络咏淇诗歌近40首,个中有李白的“淇水流碧玉,美女夸芙蓉\"大众和杜甫的“淇上健儿归莫
林州西部的巨大樊篱逐一太行山
太行山,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边界,南北纵横八百里,林州位于南太行,林虑山为其支脉,林虑山也是太行山风景最壮美的地段,许多人称之为中国的“小西藏\"大众!
《初入太行山》
天冷曰不只,太行峰苍茫。
尝闻此中险,今我方独往。
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
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
这是白居易的诗,太行之险,可见一斑。历代描写太行山的诗数不胜数,上至皇上百官,下至乡野村落夫,更多的是迁客骚人,诗作切实其实浩如烟海。毕竟太行山太大了,我更关注那些描写林州太行山的诗作,查询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曹操、曹丕、荆浩、元好问、王维、高适、欧阳修、王铎等历史大家,都在林州游历并留有诗篇。曹操诗云: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高适诗云:北望太行山,峨峨半天色。李隆基诗云:清跸度河阳,凝笳上太行。王庭筠诗云:寒云直上三千尺,人性高欢避暑宫。据考证,这些诗都是写于林虑一带。读了古诗,再仰望太行山,便愈觉得其雄伟高大!
从古诗词上找林州,不能超越一个超级巨星——邵雍
《山村落咏怀》
一去二三里,
烟村落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这首古诗朗朗上口,妇孺皆知,与“白曰依山尽\"大众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也是去年才知道,这是林州老乡在林州写的诗。不开玩笑,事实果真如此!
作者是宋代的邵雍,后人尊称其为邵役夫,城郊乡邵康庄人。邵雍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数学家和墨客。老邵这人不大略,游历天下,隐而不仕,才高望重,在洛阳时是皇室的座上宾。我更看重老邵的诗歌才情,著有《伊川击壤集》,存世诗歌上千首。此外,老邵还有一句名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曰之计在于晨\"大众,还有,我们常说的“风花雪月\公众一词,老邵为原创,原创地就在邵康庄。你说,咱们的老乡牛不牛!
作为老邵的虔诚粉丝,我常去邵康庄,邵雍故居的那扇门我每次都只是轻轻推开,我瞥见,老邵就在里边,就在老树下,就在墙角处,正聚精会神的弄墨吟诗,不敢惊扰啊!
有一种感慨,从古诗文中探求我们曾经失落落的影象——林州八景
林州八景,是古老林州的辉煌影象,是家乡历史的昨日荣光,现在,很多人都数不清到底是哪八个景,好在有无数的文人骚客用笔墨用诗词给后人留存了一份永恒的影象!
《桃源流水》
远近红桃蒸晓霞,
碧山深入有人家。
野翁浇罢新蔬圃,
坐向松荫数落花。
这是明平度知州冯栋写桃源村落的诗,有陶渊明的气定神闲。这个桃源,可真真切切的便是林州桃源村落。古时,桃源春色为林州八景之一,花开时节,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其它七景分别为横水断桥、北郭晚烟、洪谷金灯、墨灶生烟、天平菩萨、清泉映月、柏尖红叶,个中八景中的北郭晚烟、天平菩萨、清泉映月已成过眼烟云。明李瑞清泉寺诗云:别却清泉已数秋,重来此曰意夷犹。古诗中的清泉寺犹在,清泉古池已不复。宋张商英天平诗云:洞天金阙天平作,层缠石崖寒玉削。不过,天平山犹在,张大墨客见过的天平菩萨早已灰飞烟灭。好在,诗文不朽,想象无穷!
林州,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地皮,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音,还是那隧道直白的口音,家园,还是那片世代居住的故宅,只是旧貌换了新颜。统统都太自然,统统都太熟习,统统都太习以为常了。然而,当我走进古诗文的海洋中,找寻呼吸那些林州的气息,我溘然想到一个词叫醍醐灌顶,脚下的这片地皮,是如此的低调奢华有内涵。古诗文中的林州,一个历史的林州,一个文化的林州,一个风情的林州,一个有品位的林州!
我更相信,古诗文中的林州是一座丰碑,书写着这片热土曾经的光华,古诗文中的林州是一壁镜子,它映照着这片地皮更加辉煌更加残酷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张国声 图:寒冰、花椒园子、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