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黄鹤楼上热搜了,由于在全国5A景区百强中排名靠前,而遭到质疑。
有人直接表示这是假古董,一堆钢筋混凝土的当代建筑,凭什么排名这么高?是不是费钱了?很是尖锐。

从建筑本身的代价看,现在的黄鹤楼便是一座当代化大楼,确实缺少古迹气息,处境乃至可以说是尴尬。
原楼已毁,80年代重修,间隔原址1000多米,内置电梯,这就导致不少慕名而去的游客大失落所望,觉得被骗了一样。
但这样的尴尬不止黄鹤楼,中国很多有名遐迩的建筑都是仿制品。
越是出名,越是随意马虎成为诟病的靶子。

虽然如此,但从人文秘闻来说,这次黄鹤楼排名第15,并不为过。
古人留下的400多篇诗文便是吟唱的结晶。
看看那些为黄鹤楼沉醉的一长串墨客名字,只说三个,足以震荡:李白、岳飞、毛泽东。
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冠绝中原?而黄鹤楼同季候此三子容身逗留。
就连鲁迅师长西席,后来还忍不住剥皮一首《剥崔颢黄鹤楼诗吊大学生》。
这样的吸引与魅力,是并不多见的。
这样的名楼,撑得起天下名楼之首的赞誉,怎么就不能排个前15名?

一、崔颢《黄鹤楼》

毛泽东李白岳飞崔颢都写了黄鹤楼诗词谁是古今第一篇

歌咏黄鹤楼诗篇古今虽有数百首之多,却再也没有人写过崔颢。
连天才横恣的李白,竟然也要搁笔长叹,却陷入长期的较劲之中。
不论是古风式的《鹦鹉洲》,还是李白最出色的七律经典《登金陵凤凰台》,都被认为是欲超越崔颢,却又落入无意识模拟之中。
如果说诗仙有心结,这绝对是李白平生最抱憾的事之一。

崔诗虽然格调不算高,但气候开阔,意境雄浑,惊艳千古。
墨客将黄鹤楼的传说、内涵与美景领悟得不能再好。
千载读之,冲动不减。

二、李白《黄鹤楼闻笛》

李白虽然搁笔,但黄鹤楼诗却是没少写的。
只不过楼不是主角,而作为表达的承载——主要意象。
若有名七绝《黄鹤楼闻笛》。

《黄鹤楼闻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黄鹤楼成了抒发离愁的站点。
“落梅花”也不是梅花飘落,而是玉笛所吹之曲子。
诗风简洁灵性,极其流美。

三、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很多人都知道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极少有人知道岳飞还写了另一个《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可能是第一首太成功,导致岳飞其他诗词都给忽略掉了。
这一首记黄鹤楼的感怀之作,同样心系家国,剑指收复,当然也是佳篇,惜乎读的人不多。

四、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一代伟人毛泽东,1927年的大革命期间,于蒙蒙小雨中登上黄鹤楼,将对繁芜时局的百般感想熏染融于此阕。
心境虽有迷惘,却更多信心与自勉,更多对付未来的不息奋斗的姿态。
整首词写得沉郁雄浑,不失落大气。
“中国”、“南北”、“大江”的意象,都使词境开阔壮丽。

菩萨蛮·黄鹤楼/作者: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这也是写黄鹤楼的名篇,是毛泽东诗词中的佳作之一,恐怕也是近代以来,最著名的黄鹤楼感怀诗词了。

关于黄鹤楼的诗词远不止这几首,但基本上这几都城是很有名的了。
话说崔颢、李白、岳飞、毛泽东都写了黄鹤楼诗词,你更钟爱谁多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