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诗话
(第1辑·第2卷)
帝王官府 贤臣名将
编者 朱升
典故诗话526
《典故诗话》
帝王官府 贤臣名将
(第一辑·第2卷(11)
430出山小草 借指出仕
【典出】《世说新语.排调》:“谢公(谢安)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桓温)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谢:‘此药别号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坐(晋郝隆字仕治,为桓温参军),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甚有愧色。桓公目谢而笑曰:‘郝参军此过乃不恶,亦极有会(会,领悟、理解)。’”
【释典】 东晋谢安 (字安石) 一贯在东山隐居,后朝廷几次来旨征召他,实在不得已,才出任桓温司马。当时有人赠给桓药草,个中有远志,桓温问谢安:“这种药别号小草,为什么一种药有两种称呼?”谢安还未及回答,郝隆在坐,应声回答说:“这有什么难的,在山中就叫远志,出山就叫小草。”谢安很有愧色。拜会〖高卧东山〗。
远志,即蕀苑,是一种中药名,根称远志,苗叫小草。谢安本在东山隐居,后因朝命屡降,才出山就职。郝隆机警多智,适值利用桓温向谢安发问之机,捉住远志两称与谢安出山之事相似的特色,语意双关,对谢安作了并不带恶意的嘲讽,使谢甚不得意。桓温笑语调度,既为谢安解了嘲,又兼誉郝隆之智。后因用为咏隐居待时与出仕从政之事的典故。
【释义】 后以此典;
1、用“小草” 等指出仕或谦指自己居官低微。
2、用“远志” 等借指隐居。
【典形】 惭小草、嘲小草、嘲远志、出山小草、山中远志、小草、小草出山、小草一官、谢草、远志、谢安小草、小草同、出门无远志、小草成远志、怀远志、远志与小草、小草有远志、出山成小草、呼远志。
【用典】
〔惭小草〕 清·汤右曾 《上玉峰徐公》:“只有公门惭小草,也滋化雨伴仙芝。”
〔嘲小草〕 宋·陆游《岁暮感怀以余年谅无几》之五:“当时嘲小草,虽戏实中理。”
〔嘲远志〕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七《和范待制月夜有感》:“坐客笑谈嘲远志,故人书函寄当归。”
〔出山小草〕 元·燕公楠《摸鱼儿·答程雪楼见寿》:“出山小草成何事,闲却竹烟松雨。”
〔山中远志〕 金·元好问《洞仙歌》:“似山中远志,谩出山来,成个甚,只是人间小草。”
〔小草〕 宋·陈与义《同叔易于不雅观我斋分韵》:“小草浪出山,大隐乃居市。”
〔小草出山〕 宋·陆游《初拜再领祠宫之命有感》:“小草出山初已误,断云含雨欲何施?”
〔小草一官〕 清·卢元昌《次韵酬楚中杨长公》:“小草一官悲薄命,文章万卷哭秋风。”
〔谢草〕 明·袁宏道 《旃檀馆雨中》:“谢草吟三复,支堂看几次。”
〔远志〕 宋·乐雷发《寄仙巢师长西席钟尚书》:“老境只须寻远志,世途还要避沙虫。”
〔小草〕宋.辛弃疾《洞仙歌.旧交贫贱阕》词,“看匆匆哂笑,争出山来,凭谁问:小草何如远志。”
2021、1、19、
编者的话
《典故诗话》我花费多年心血编辑而成,对读书人有很高的阅读和利用代价。我不打算出版,欢迎条友们收藏、转发!
朱升
欢迎收藏和转载
蕲春县朱升20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