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二十二
金朝·元好问
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01、译文·赏析
译 · 文
诗至于唐,本已难于再出奇境来,谁知宋人偏偏翻空出奇在奇境之外。标新的诗论刚一下垂,急速就引来千万缕波纹、层出不穷的流派。
我只知诗歌在苏黄之后再无新意,又有谁能够成为诗坛上的逆流,横流沧海?
「注释」
苏黄:苏轼、黄庭坚,北宋著名墨客。苏诗气候阔大,豪放洒脱;黄诗气候森严,生新瘦硬,对北宋诗坛都有很大的影响。
沧海横流:狂流泛滥,比喻诗坛上的逆流,可能是指江西诗派。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自苏、黄更出新意,一洗唐调,后遂随风而靡,生硬放佚,靡恶不臻,变本加厉,咎在作俑。墨客慨之,故责之如此。
赏· 析
这首诗是对求奇追险诗风及其流弊的批评。苏轼、黄庭坚是北宋影响巨大的著名墨客,两人的诗歌都有很高的造诣。苏轼的诗歌气候宏阔,铺叙宛转,意境恣逸,笔力矫健,常富理趣,但苏诗散文化、议论化方向明显。苏轼有满腹才学,难免在诗中虚假,以出新意。黄庭坚作诗则力求新奇,选材僻熟就生,喜用他人未用的典故和字句,造拗句,押险韵,做硬语,诗风生新瘦硬峭拔,长于出奇制胜。他所用“夺胎换骨”、“点石成金”增加了“以才学为诗”的方向。
苏、黄两人在技巧上力求出新,对传统有所发展变革,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因此元好问承认了他们在诗歌上的造诣“只知诗到苏黄尽”和影响力(“一波才动万波随”)。但是另一方面,苏黄的后学者却每每没有苏黄的才力,未得其长,先得其短,随意马虎涌现一味崇尚奇险、堆砌生典、包罗怪异形象,措辞生硬晦涩、词句雕琢不自然的弊端(“奇外无奇更出奇”)。元好问批评了苏、黄诗歌缺陷所造成的不良风气,同时,这也反响了元好问崇尚自然、雅正,反对险怪、雕琢的诗歌思想。
02、本诗 · 好名推举
“ 波 随 ”
①“波”
笔画:8
五行:[水]
拼音:bō
部首:【氵】
释义:
本义指波浪、波纹;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波是振动形式的传播,介质质点本身并不随波提高;常日也可分为横波和纵波;比喻事情的意外变革
②“随”
笔画:11
五行:[金]
拼音:suí
部首:【阝】
释义:
本义指随着、跟从、随行(xíng);屈服,听凭;顺便,就着;像。
摘取本诗段落:
“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
字行构造:均为旁边构造
音律腔调:‘波’阴平;‘和’阳平。
“波随”建议搭配“阳平”姓氏:使音律腔调整体有抑扬变革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婉转幽美的觉得,听起来悦耳动听。
理解更多“诗词好名”,欢迎关注微信"大众年夜众号:讲究起名,评论区留言!
“千山万水总是情”点个「在看」/「转发」在走行弗成?
此致敬礼、祝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