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是好货,我没学好,但儿子不能重走我的路吧,那就一起学吧。
我找了一些材料,花了大约90分钟。
材料来自:百度百科以及熊逸的《跟熊逸一起读唐诗》。
然后开始教第一首唐诗:《望岳》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以为如果能让小朋友理解到唐诗背后的知识,能更随意马虎引发兴趣。我儿子对地理和历史比较感兴趣,以是我就引入了一些地理知识。
我从下面几方面切入,至于儿子是否能流利背诵,我就不太关注了,我以前背了下来,只知道译文,体会不到唐诗的美以及背后的故事,平时也用不上,很快就忘了。
一、写诗的背景:
写诗的那一年,杜甫去长安考试做官,考砸了。而同年,当时的天子唐玄宗,来到五凤楼,大排筵席,让300里之内的官员带着歌舞团进长安,在五凤楼前演出。
一悲一欢的比拟,更显得杜甫内心的烦闷。别人再HAPPY,你却一个人伤心。
然后杜甫决定,表面天下很大,要出去走走,一起走到山东境内的泰山脚下,写出了这首《望岳》。
杜甫(712年—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是公元735年,即23岁(这里可以学到如何打算年事),穷小子,也可以叫屌丝,以是诗是年轻时候写的。考试没考好,当不了官,没事干,而长安物价高,消费不起,只能离开。就像现在逃离北上广。
杜甫晚年还写过另一首《登高》,由于年事不同,诗的含义也大不相同。往后再讲。
二、地理知识:
1、泰山在哪里?山东泰安市内。在战国期间,泰山位于齐国和鲁国的分边界上。古代的划分界线,常日以大河大江或者名山大川为界。
2、2、齐国、鲁国的关系:都是周朝的诸侯国,先买下一些历史的种子。
3、五岳:中岳嵩山(河南)、东岳泰山(山东)、西岳西岳(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山西)
3、阴阳:山南水北叫做阳,山北水南叫做阴
为何太阳一天下来,不是从山的一壁照到另一壁呢?
缘故原由是黄河中游一带在北回归线以北(实在,中国绝大部分大陆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终年都不会有太阳直射,阳光只会从南面照射过来,以是对付山来说山的南面是可以被太阳照到的,也便是有阳光为阳;而北面则为阴。
而大江河流就相反(下一篇重点讲这个)。
三、注释:
岱宗:指“泰山”,五岳之首。天子们都喜好到泰山搞活动。
夫:语气词,第二声。
齐鲁:齐鲁大地。
青:郁郁苍苍
造化:天地、大自然
钟:聚拢
神秀:山色绮丽
昏晓:薄暮和清晨(山北-阴-昏;山南-阳-晓)
荡胸:心胸摇荡
曾:同“层”
决眦:张大眼睛
会当:一定要
四、译文:
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大地,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的大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泰山分割了南北,隔出清晨和薄暮。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也可以倒过来理解:层云,生而荡涤肚量胸襟;归鸟,进入了决眦)
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
五、提问:
从末了一句,你认为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在泰山顶还是泰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