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期的人们,对付家国统一的问题非常敏感。不只是岳飞,辛弃疾、陆游的爱国墨客,在南宋还有很多墨客词人都留下了愿望收复北方失落地、渴望国家统一的诗篇。
比如本日我们所提到的这个词人,还有他的这首宋词。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这首宋词的题目是《谒金门·花过雨》,作者是南宋词人李好古。在宋代词坛上,经典的诗词大家层出不穷,本文提到的这首词和这个作者的名气都很一样平常。但是吃也正是这名气一样平常的词人,也写出了渴望国家统一的宋词,也就更显示出那个时期的人们有多么关注国家的统一。
中国的古典诗词向来有关注国家命运的传统,且不说杜甫留下的那些经典的诗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表达的都是作者关注天下苍生,关注时期国家命运的心情。
到了宋词当中,尤其是南宋,涉及到这一历史主题的墨客和诗作都更多。李清照,辛弃疾,岳飞陆游等都留下了大量的渴望国家能够收复失落地的作品,有“南望王师又一年”的伤痛,有“踏破贺兰山阙”的豪迈,也有“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憾。
但要说到个中讽刺意味最为浓厚的,当属“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是谁在边关镇守,又是谁在高楼那轻歌曼舞?如果东风能够把侵略的仇敌吹的灰飞烟灭,那就上次给东风一个万户侯的头衔儿吧!
看上去这首词比较大略,但是却表达出了南宋王朝朝中无人抗金,而百姓则渴望统一的历史现实,个中不乏作者的讽刺。
在中国古代士大夫的眼中,处处以家国命运为己任,这首词表示了他们对付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关注,也写出了作者在诙谐当中内心所表现出的失落望。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