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又到正月十五不雅观灯时,这个在中华民族传承了上千年的元宵节,早在初唐期间,就已正式成为国家法定假日。
唐代韦述的《两京新记》文献中有记载:“敕许金吾驰禁,以不雅观灯”,金吾就相称于现在的警察,为了市民可以好好游乐赏灯,各官署都停滞了办公,前后三天,长安城里大放花灯,夜间不再宵禁。
古时宵禁制度非常严格,平时夜晚大家都是乖乖呆在自己家里,随便出门算违法,街面上只有金吾卫出入担当执勤。以是一到元宵灯节,不宵禁了,便万人空巷,热闹非凡,“千门开锁万灯明”,留下不少吟诵诗篇,也正由于不宵禁,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就都涌上街头看花灯,男女老少皆同游,也不避嫌了,大家都出来月下赏灯嬉戏,还形成了“月上柳梢头,人约薄暮后”的传统情人节。
一年一度狂欢三天的元宵节成了大唐胜景,而一讲到不雅观灯的唐诗,就不得不提及苏味道。
苏味道是什么味道?可不是苏州味道,是初唐很有味道的一位墨客,也是“独具味道”的政治家。他的身后有名度不足高,但提及他的后裔子孙,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没错,便是大家熟习的苏东坡,苏味道正是“三苏”的先祖。
趁着这照过古人照今人的撩人月色,我们先来品一品苏味道这首《正月十五夜》:
灯火辉煌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无数的明灯点亮了夜空,银河与灯河汇合,星河残酷,游人如织,平时上了铁锁的桥也打开通畅了,点缀的明灯像一串串星星,不雅观灯的美少年打马而过,看得见暗处飞扬的微尘,皎皎明月追随着流动的人影,月下美艳的歌姬们过来了,边走边吟唱着盛行曲调《梅花落》,在这个即将春来的夜里,尽情欢娱,虽然不宵禁了,更漏也在滴滴催着,莫催莫催,韶光太快夜太短啊。
这算是最早描写元宵灯节盛况的名篇佳作,火树,银花,星桥,苏味道为我们创造的这些妙词,后世墨客利用的时候,是有苏味道的版权水印的,他的子孙苏东坡就更厉害,登上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在玉轮上加盖了苏轼的水印,留下自己的味道。
苏味道作为墨客,为我们贡献了“灯火辉煌”一词,作为政治家,他也贡献了一个针言:“模棱两可”,他便是被人戏称“模棱手”的宰相,这要从他的平生从头提及。
02
苏味道生于公元648年的赵州栾城,也便是本日的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南赵村落,当时是贞不雅观二十二年,世道太平。苏味道自幼脾气平和,不与人争,又聪颖好学,六岁能诗,九岁就能写文章,二十岁举进士及第,担当咸阳尉,跟随名将裴行俭征讨突厥。
时任吏部太郎的裴行俭——约即是国务院文官部副部长,非常赏识苏味道的才学,在杨炯、卢照邻、王勃、骆宾王等一干青年学子之中特殊看重他,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这位裴行俭大人选半子的眼力也算牢固,初唐四杰后来的命运都令人唏嘘:王勃年仅二十八岁就溺水而亡;卢照邻身患重病,投水自尽;杨炯也在任上英年早逝,骆宾王因反抗朝廷受到诛杀。
苏味道做官相对平稳,到了武则天期间,入朝为凤阁舍人、检校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这么长一串麻烦的官职,便是我们当代平常说的宰相。
苏味道作为文人学士,与李峤、杜审言、崔融齐名,时人并称他们为“文章四友”,就好比我们现在常说“鲁郭茅巴老曹”几大文豪一样。李峤名篇《风》家喻户晓:
解落三秋叶,能开仲春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他两度为相,颇有功绩;杜审言,是诗圣杜甫的祖父,也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崔融是太子李显的老师,武则天的秘书。
苏味道作为四友之一,才学也非同一般,但作为政客官员,便是狄仁杰口中庸碌无为的文臣了。有史记载,苏味道为人调皮,居相数年,庸庸碌碌,放到当代,属于为保住官位而不作为的领导,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的中庸之道,遇事左也可以,右也可以,两不得罪。他常对身边人这么说:“处事不欲决议确定明白,若有缺点,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以是人送称号“苏模棱”,针言“模棱两可”一词也就自此出身了。
虽然苏味道在官场处事模棱两可,总想旁边逢源,但他的为官之路并非一起安稳,也曾几度沉浮,贬了升,升了贬,这在古代官场也是常事,更何况,武则天虽然赏识有才学的人,但是政治大洗濯也是非常残酷的,大概正是由于这样的政治景象下,苏味道才从一个有态度的墨客,变成了无态度的官员。
公元705年,苏味道因与武则天宠幸的张昌宗、张易之势力有关联,“神龙政变”时被贬眉州刺史——河北苏氏终于到了四川眉州,这像是历史的选择,这是多年后苏东坡的出生发展之地。同年,苏味道去世在任上,享年五十七岁,像是完成了留一支血脉在四川眉州的历史任务。
苏味道卒后衣冠冢葬于今河北石家庄的栾城苏邱村落,他有四个儿子,个中三个都子承父业出去做了官,只有老二苏份分歧凡响,就在眉山娶妻生子,绵延子嗣,到第九代,出了一个苏洵,苏洵又生了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开启了千年传颂的“三苏”时期。
听说,如今的四川眉山三苏祠启贤堂里,也还供奉着眉山苏氏开山祖师——唐凤阁鸾台平章事苏味道的画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瞻仰一番。
03
回到正月十五夜不雅观灯,大概只有这一夜,苏味道褪去了官袍,放下了官场里的当心翼翼,不再是唯唯诺诺、模棱两可的朝廷官员,只有这时,才能心无旁骛地欣赏这明丽的灯火,尽情抒发内心的诗情,生命在此时,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天上的星河,与地上的灯河,交相照映的,是一曲自由之歌,只有今夜,我才是我,让这一夜永恒吧,玉漏点点滴滴,催的是我的心,欢娱过去后,又要重新面对,多少的不得已。
细致入微的诗句,描写美好狂欢场面之下,我彷佛模糊窥见了另一壁,夹缝里有面对生存的微弱嗟叹,灯火辉煌,辉煌残酷,此时有多盛大,多残酷,过后就有多孤清,多落寞,这些都是画面外的,须要扛起的,生活现实。
良辰美景奈何天,在外打拼又一年。此时的我们,与千年前的苏味道们,一起月下共舞,灯下狂欢,如果街前偶遇,你会对他说句什么话呢?
-作者-
一湖,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作家协会会员,诗词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