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布告引用的大量古典名句中,有多则关于梅花的典故。
总布告用梅花的品质和精神抒怀达意、阐释理念,带给人们深刻的思想启迪、精神激荡与文化自傲。

梅花初绽放,赏梅正当时。
伴着阵阵使女,央视网《每天学习》与您一起学习领会这些咏梅名句。

【赏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喷鼻香自苦寒来”是大众耳熟能详的励志格言。
高下两句用宝剑和梅花对举,意思是:宝剑的锋利是从反复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的暗香是经历了隆冬的苦寒才开释出来的。
一金一木,刚柔迥异,但其精神本色是相同的,都道出了成功背后的艰辛。
这两句联语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创造真知灼见,饱含人生哲理,为奋斗的人们供应不竭的精神力量。

习典明理|习近平引用的咏梅名句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布告在同各界精良青年代表漫谈时,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喷鼻香自苦寒来”勉励广大青年练就过硬本领,矢志艰巨奋斗,用勤恳的双手、一流的古迹造诣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以典喻理,寓意深远。

【赏析】

老子有句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
”与之类似,《左传》记录了齐国名相晏婴的一段话:“和如羹焉,水、火、醯(xī,醋)、醢(hǎi,肉酱)、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
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
”意思是说,和谐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酱、盐以及梅子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
然后厨师加以调和,使味道适中,味道不足就增加调料,味道太过就减少调料。

其余,《尚书·说命》中有:“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其意为:盐和梅子一咸一酸,是制作肉羹的必备调味品。

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激情洋溢地阐述了中国“和而不同”的理念,并用“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解释中国人早在2500年前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

习主席指出,天下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
如果只有一种生活办法,只有一种措辞,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衣饰,那是不可想象的。
惟其如此,文明相处须要“和而不同”的精神。
只有在多样中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这个天下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

【赏析】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墨客、画家王冕《墨梅图》上的自作题画诗。
第一句“我家洗砚池边树”,点出了梅花所在的位置。
“洗砚池”,借用书圣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暗藏一个“墨”字。
第二句“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画梅淡墨点染,不用浓墨重彩。
三、四两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
墨梅并不以鲜艳的颜色吸引人、谄媚人,博得人们的赞颂,只愿散发缕缕暗香,充斥在天地之间。
墨客授予梅花以人的品性,奥妙地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

2017年10月25日,在十九届中共中心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见面时,习近平总布告对中外媒体表示“我们不须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们一向欢迎客不雅观的先容和有益的建议”,并引用“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表示了新一届中心领导集体不慕浮名、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
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布告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事情”,可以作为这两句诗的注脚。

【赏析】

黄檗(b)禅师是唐代著名高僧,《上堂开示颂》是其所作的一首偈诗。
个中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喷鼻香”,意思是:如果不经历一番透彻心骨的寒冷,又怎能有梅花如此扑鼻的芳香呢?墨客用梅花凌寒独放、芳香四溢,比喻经由艰巨摸索后禅机顿悟的田地。
这两句诗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已成为广受众人喜好的名言警句。

2022年1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布告来到北京二七厂冰雪项目演习基地,察看冰雪运动科学演习、运动员康复治疗、体能演习等情形,并用“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喷鼻香”诗句,勉励备战冬奥的运动员们。

中华文化素有“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之说,梅花凭其傲霜斗雪的特性,成为最能代表冬季的花卉。
一树梅花一树喷鼻香,每一位正在为冬奥会争分夺秒顽强拼搏的冰雪健儿,都是寒冬中傲立的梅花。
他们牢记总布告的嘱托,争分夺秒、刻苦演习,在冬奥赛场上绽蕊吐喷鼻香、清气四溢,胜利完成各项比赛任务,创造了我国参加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

(作者 杨立新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