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唐)
这首随处颂扬的诗,我想大部分人都曾阅读过,但我们阅读过却不代表就读懂过,理解过并不代表感悟过。
人很多时候,只有彻底经历过绝望,才懂得当期盼成了奢望的那一抹潸然。
1,少有才名,心有大志。
他名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落柳家巷),后迁移至长安(今陕西西安),众人称为柳河东。
柳宗元出生于书喷鼻香世家,其父柳镇信奉传统儒学,而其母卢氏则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在父母的双重影响下,让得柳宗元在为人处世方面也造诣刚毅刚烈不阿的品行。
在他出生那一年,正派安史之乱平定二十年,大唐盛世以然不在,朝廷腐败,藩镇盘据的社会抵牾日渐突出,而这并未影响到年少得志的他。
在他四岁时,母亲卢氏便开始教他背诵古赋,九岁时的他便经历了建中之乱,其后父亲柳镇到江西为官,柳宗元跟随父亲宦游,长了见识的他广交益友,因此开始受到人们重视。
那一年,他二十一岁便中了进士及第,从此名声大振,只是不幸的是他的父亲柳镇在同年辞世而去。
今后的几年中,柳宗元一起青云直上,终于入朝为官,开始参与政事。
2,卷入永贞遭贬谪,流落天涯终成疾。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李适驾崩,皇太子李诵继位(即顺宗天子),顺宗重用王伾、王叔文等人,而柳宗元因政见与王叔文相同,也当选拔为当时的礼部员外郎,掌管礼仪、享祭和贡举。
而顺宗李诵在继位前,就患了痛风病不能亲理朝政,便将朝政大权交由王叔文等人掌管,而由王叔文等人实行的这场改造,历史上称作永贞改造。
永贞改造由于触动到当时的藩镇势力与宦官的利益,因此为后来宦官与外藩缔盟打压变革者埋下了隐患。
永贞元年(805年)八月,顺宗李诵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宪宗),新皇上位后,自然是率先拿前朝变革者开刀,而柳宗元则先后被贬至邵州,永州,柳州。
直到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因受尊号实施大赦,经裴度说情,宪宗才赞许召回柳宗元,然而为时已晚,诏书未到柳州,柳宗元便怀着一腔悲愤离开了人间,时年四十七岁。
他的生平留下了六百余首诗文作品,个中绝句《江雪》,《渔翁》,哲学文《天说》以及传记《捕蛇者说》等等都是如今随处颂扬的佳作,后人将他与韩愈,三苏,王安石等人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3,心如寒江雪,诗词寄悲愁。
《江雪》这首诗便是柳宗元被流放于永州期间所作。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上,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的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清闲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苏轼曾赞颂于柳宗元的诗词为“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即古朴而细致,丰硕而艺术。
绝灭,如心般宁静,孤独,如身之悲惨,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而这便是柳宗元。
4,江雪湖畔一壶酒,对饮长空独忆君。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道:“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见之于他的《天说》,这篇哲学论著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论点反对定命论,刘禹锡发展了这种唯物主义。”
在湖南零陵有柳宗元纪念馆,广西柳州有柳侯祠和他的衣冠冢,陕西西安有柳宗元墓,这是后人们为纪念思念这位大墨客而建造。
虽然他的时期与我们间隔了千百年光阴,但他那刚毅刚烈不阿,任性坦诚的品质却流传至今,让无数文人墨客所追捧。
我们所能做的唯有高举杯中清酒,隔着时空之门,相敬那孤独而傲岸的身影。
参考资料:
《柳河东全集》
《柳宗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