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自北魏年间建寺,一千五百余年间,屡经战火,却耸立不倒。盛世礼佛,浊世则出山卫道。比如隋末时十三棍僧救秦王,助唐平乱;又如明代倭寇入侵,少林寺僧兵共计六次随朝廷征调抗倭,屡立战功;近代,少林寺僧众组建民团,驱逐强盗流寇保一方安宁。
少林寺以禅、武有名于世,但很少听闻有赞颂少林寺的诗词文赋。实在,古代文坛诗坛有很多描写少林寺的诗文,只不过这些诗词文章大多比较冷门,传承千百年后如今已是鲜少有人提及。
本日咱们就来欣赏一首赞颂少林寺的唐诗——初唐墨客沈佺期的《游少林寺》:
游少林寺唐·沈佺期
长歌游宝地,屣倚对珠林。
雁塔霜风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
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唐初时,因少林寺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封赏,少林寺自此成为天下第一名刹。藏身嵩山群峰,少室山巅,深山古刹,山水风景也是奇丽迷人。自唐代以来,很多文人骚客都曾登嵩山访少林,写下赞颂的诗篇。
如武则天的《从驾幸少林寺》、宋之问《幸少林寺应制》、戴叔伦《游少林寺》、苏辙《少林寺赠顿起》等等。清代的乾隆天子乃至亲临少林寺夜宿方丈室,写下很多诗词、留下手书“墨宝”。
诸多写少林寺的诗都很冷门,也没有什么名作,而沈佺期的这首《游少林寺》可算是个中的佳作,写得极为精细秀美。
诗中首联“长歌游宝地,屣倚对珠林”概括墨客游寺所见和当时欢畅惬意的心情:见宝寺而长歌。紧接着颔联“雁塔霜风古,龙池岁月深”取少林寺的两处古迹重点描写:古老的雁塔和九龙潭。一者岁月深奥深厚、一者霜风历古,表示出少林寺悠久历史所沉淀的沧桑。
第三联“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描述的既是墨客游寺韶光的变革,也是山寺中的自然景致:雨后斜阳的园林,霁亮如洗;碧色的殿宇在夕阳下也极为迷人。写景也是极为生动真切。
结尾一联:“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描写霞彩满目,蝉声盈耳,声色并茂,视觉上与听觉上都尽兴快意。呼应首联,表示出墨客游赏的愉悦心情,同时以景扫尾,余音袅袅,仿佛别故意味于言外,使人不禁细细回味。
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游山玩水之作,也是沈佺期五言律诗的定型作之一。比较南朝时的山水诗,此诗在构思、写景、音律,形式,措辞和意境方面都远胜古人,而比较后代的游少林寺之作,此诗也足称俊彦。只可惜有名度不高,较为冷门,传到如今已是鲜为人知了。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