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悲惨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口语译文:
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沉沦腐化的光阴。
怀念故去故人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光阴景。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万万千万的帆船经由;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本日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注释讲授:
⑴酬:报答,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见赠:送给(我)。⑵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⑶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珍宝历二年(826年)冬应召,约22年。因贬地离京迢遥,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以是说23年。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墨客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⑷怀旧:怀念故友。吟:吟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由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由嵇康旧居,因写此赋回顾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去世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⑸到:到达。翻似:倒彷佛。翻:副词,反而。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瞥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不雅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落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晚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⑹侧畔:阁下。⑺沉舟、病树:这是墨客以沉舟、病树自比。⑻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⑼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品鉴鉴赏:
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墨客的武断信念和乐不雅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往事物。
贰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居易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白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末了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夸奖了刘禹锡的才华与名望。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颂,显得十分委婉。由于白居易在诗的末端说到二十三年,以是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悲惨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叁
接着,墨客很自然地发出感慨道:“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吊唁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以为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韶光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肆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称达不雅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抚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其余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旧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由于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授予它以新的意义,解释新事物必将取代往事物。
伍
正由于“沉舟”这一联诗溘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便顺势而下,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墨客也没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相互抚慰,相互鼓励了。他对生活并未完备损失约念。诗中虽然感慨很深,但读来给人的感想熏染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
陆
总体来说,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墨客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墨客被贬韶光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往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墨客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墨客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保持不懈的意志。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曾任监察御史,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又任太子来宾,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来宾”。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他的诗普通清新,别具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刘禹锡从小爱下围棋,与专教唐德宗太子下棋的棋待诏王叔文很要好。太子当上天子后,他的西席王叔文组阁执政,就提拔棋友刘禹锡当监察御史。后来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失落败后,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宝历二年(826年)应召回京。冬天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
◎支持文化类"大众号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