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历史悠久、雅俗共赏,被誉为“诗中之诗”。
它是一种系统编制短小、对仗工致、平仄和谐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走进神州大地的校园,一副副悬挂其间的对联,承载着多重育人代价,成为师生眼中的唯美诗歌、心中的精辟箴言、口中的优雅金句。

一是文化代价:弘扬传统文化,彰显育人理念。
一方面,对联是汉语独占的文学样式,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基因。
另一方面,学校可借助对联彰显其教诲理念,以类似教诲箴言的办法启迪学子心智。

复旦大学志德书院挂有对联: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而后游于艺;

校园对联承载多重价值的优雅金句

修其身齐其家治其国,必先正其心;

这副对联化用《论语》《礼记》中的名言,将其凝练为志德书院的育人理念。
联中足见书院不但传承古代的精良教诲思想,而且强调道、德、仁先于艺,正心先于修身、齐家、治国。

山东烟台牟平育英艺术中学美术楼大门悬挂一联:

文字飘喷鼻香,教无偏废学无厌;

图画焕彩,术有专攻业有成。

此联化用《论语》《师说》中的教诲思想,用典自然恰切。
对联勉励西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勉励学子学而不厌、术有专攻、业有所成。

河南灵宝市第六小学的拙园刻有一副短联:

知不敷惟勤能补;

行有余大巧可藏。

对联化用《礼记》《论语》《老子》等传统经典中的名言。
知不敷而后进、勤能补拙、行有余力、大巧若拙等教诲思想与人生聪慧,通过对联播撒至孩子们的幼小心田。

二是思想代价:涵养家国情怀,提升思想境界。
经久弥新的对联根植神州大地,传承着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家国情怀与高尚的人生代价不雅观。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北校园环境幽美,建筑文雅,这里是中大医学部与医学院所在地,红楼廊柱上刻着一副能干的对联:

救人救国救世;

医病医身医心。

铮铮数言,对联传承着一代代中大学子忠贞报国、仁爱救人、羞辱济世的炽热情怀。

今年是长沙市长郡中学建校120周年。
高考前夕,学校门口张贴的一副对联广受社会赞誉:

倚马千言,风华正茂;

树人十纪,家国常怀。

上联祝福考生高考圆梦。
下联赞赏建校12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
革命年代,李立三、罗章龙、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求学。
下联所说“常怀家国”,即传承、涵养爱国爱家思想,一贯是长郡中学的光荣传统。

江苏省南菁中学老校区的校门上镌刻的一副历经沧桑的对联:

南国菁英于兹孕育;

江城忠义由是裁成。

江阴城被称为“忠义之邦”,明末曾有过抗清护城的悲壮历史。
联中的“江城忠义”教诲学子们服膺家乡历史,保持民族气节,励志报效国家。

三是历史代价:承载办学历史,勉励来者奋进。
校史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校园对联能折射出学校的文化秘闻、创业进程与人物故事,勉励后来者不断办学传统,不断雕琢奋进。

在清华大学清华园“水木清华”的匾额之下,一副描写校园美景的名联如同一首婉约诗词:

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

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水木清华”一词出自晋代谢混《游西池》中的诗句“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正额“水木清华”据载为清朝康熙天子的御笔。
对联的作者是乾隆年间的绅士沈斌,书写者为道光二十年进士殷兆镛。
对联品质高雅,充满诗情画意,其非凡来历无不显示清华大学的显赫地位、悠久历史与深厚秘闻。

在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门口,镌刻着一副长联,时时引起来往学子容身:

蓝田日暖,溆浦林深,衡岳云开,麓山枫晚,六十年峥嵘岁月,流光溢彩;

诸子言精,六书字古,五经义奥,四史疑多,三千士风华发越,远绍旁搜。

湖南师大的前身最早是国立师范学院。
国立师范学院1938年景立于湖南省安化县的蓝田镇。
后由蓝田迁溆浦,再迁南岳,末了定于岳麓山下。
1998年建校六十年之际,由文学院西席吴容甫撰联、胡昌华书写,共同完成这副对联。
对联典雅厚重,饱含深情地概述了湖南师大六十年的辉煌创业历史与办学成果,勉励着师大师生雕琢奋发,续写学校发展新篇章。

四是美学代价:点亮校园景不雅观,赋能以美化人。
单就其形式而言,对联有其独特的美学代价,不仅高下两联字数相等,对称工致;而且融入书法、雕刻等多种传统艺术。
楼台亭阁、花草树木之中放置对联犹如锦上添花,形成高雅的校园景不雅观,师生身处其间,多重美感赏心悦目。

2022年,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园南楼悬挂起一副36字巨幅对联,内容颇具豪放派诗词意境:

东吴胜地,江涌银涛,山腾紫气,惟此龙盘虎踞;

南国名庠,道臻诚朴,术造精微,共谁鱼跃鸢飞。

该联由南京大学资深教授莫砺锋撰联,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书写。
上联点明南京大学地处山川壮美、人杰地灵的古都南京,下联结合办学风貌,以“道臻诚朴”概括南京大学校风之魂。
对联字体之雄浑与内容之壮美相得益彰,与博识雕刻、古朴南楼、参天古树十全十美,成为师生争相打卡的文化景不雅观。

广州市开元学校精心策划,将对联打造成光鲜的校园文化。
学校约请楹联家、书法家与本校西席共同创作、书写10副对联,悬挂于紧张楼栋门口。
溜达校园,一副副精美对联,犹如书喷鼻香校园一道道靓丽风景,学校对师生的勉励与期冀尽在其上。
例如悬挂于中学部传授教化楼开元楼正门之上的对联:

瀚星穷物理;

元气化人文。

“瀚星”取自开元楼前的瀚星广场,引申为广阔天地。
“元气”一指朝气发达的生命力,二指吸纳学校“元文化”之正气。
联意豪迈深远,引领师生探索真理,涵养正气,增长学识。
对联字体苍劲,悬挂于传授教化楼正门,为校园增长了一股豪迈之文气、发达之朝气。

五是感情代价:通报诙谐雅趣,舒缓生理压力。
诙谐联属对联中的一类,作者通过奇妙构思,借以谐音、双关、夸年夜等修辞,授予对联诙谐、诙谐之感,这是对联传承至今散发的又一魅力。
在生理压力普遍的当代校园,师生可从中获取愉悦轻松的感情代价。
北京大学校园中的两副对联为我们供应了典范。

一塔湖图簇锦绣;

满园桃李争芳华。

这是北大师生很熟习的一副对联。
北大又称燕园,上联以“一塔湖图”概括燕园的三大标志性风景:博雅塔、未名湖和图书馆。
“一塔湖图”谐音“一塌糊涂”,用语诙谐,生动真切。
下联盛赞学子们相互雕琢,奋发进取。
全联亦庄亦谐,风趣而不失落大雅,尽显北大兼容并包之风范。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央坐落于燕园未名湖北畔,门口悬挂的这副对联可谓超邈旷逸,其主旨富有哲理,其构思妙趣横生:

天道几何,万品流形先自守;

变分无限,孤心测度有同伦。

作者将几何、流形、自守、变分、无限、测度、同伦等数学术语嵌于对联之中,却无纤毫斧凿痕迹。
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高档数学在此跨界交融,配以瘦劲疏朗、古朴文雅之书法,理趣与雅趣劈面而来,进入中央的研究者与来访者读之赏之悦之,松弛感顿生。

六是传播代价:成为代言金句,扩大学校荣誉。
对联言简意赅,对仗工致,读之朗朗上口,可以作为传播学校文化、扩大办学荣誉的“代言金句”。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早已借助这一名联金句扩大自身,乃至湖湘文化的影响力。
在生活节奏加快,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本日,对联这一金句的传播代价具有独特上风。

厦门大学被誉为中国最美校园之一,厦大美在何处?当年建南大会堂落成时,厦大中文系虞愚教授为此撰联一副:

自饶远势波千顷;

渐满清辉月上弦。

对联意境由近及远、刚柔相济,道出月夜远眺之时,建南楼群阵势嵬峨、濒临大海的伟大气势。
此联一出便在厦大师生、校友之中传诵不衰,成为推介厦大美景的“代言金句”。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位于岳麓山下,湘江之滨,校内有一联:

门临湘水千帆过;

窗启麓山万木春。

对联化用刘禹锡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将周边山水名胜奥妙嵌入联中,学校育人之功也藏于个中。
“麓山”一语双关,兼为校名“麓山”。
对联挂出之后,师生校友、宣扬媒体常常引用此联作为学校的“代言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