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收到书,淡绿色的文雅封面,让民气生无限希望和想象。
打开书,宛如走进了一个充满诗词歌赋围炉夜话的大宴会厅,里面是色喷鼻香味俱全的各种美食,且伴着歌声琴曲,让人留恋忘返,不克不及自休。
我一口气读完,然后又反复看了几遍精彩片段。
过瘾,好一份丰硕的大餐啊!

《山家清供: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本书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费勇解读《山家清供》,二是木云的《山家清供》原文翻译,三是《山家清供》原文。

这本《山家清供:人间有味是清欢》是有名文学学者费勇老师“生活榜”系列的第二部,延续了第一部《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的典雅之风。
本书经费勇老师的深度解读和自由撰稿人木云的精准翻译,使一些晦涩难懂处明朗生动起来,且全书配有与正文相得益彰的图片,更显文雅精美,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生活美学经典。

捧读山家清供,捧起美好往昔

山家清供人世有味是清欢 子规声里雨如烟

看《山家清供:人间有味是清欢》目录,有一道有趣的菜名叫“冰壶珍”,是什么样的东西这么宝贵呢?需用冰壶珍藏。
好奇心使令我赶紧翻到这一页看个究竟。
读完,想起来幼时的一件趣事。

幼时的我,特殊不爱用饭,每每坐在饭桌前,就愁眉苦脸泪眼婆娑地嘟囔,“怎么又用饭啊!
不想吃,不好吃。
”由于不爱用饭,以是体弱多病。
那时屯子条件差,为了让我多吃点饭,父母想尽办法。

有一次,我坐在饭桌边,又吧嗒吧嗒掉眼泪。
父亲看着我可怜兮兮的样子,笑眯眯地问我:“你以为什么最好吃啊?”

我抬起一双泪眼,懵懂地望着父亲,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只好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父亲说:“从前,有个天子叫宋太宗,也问过他的大臣这个问题,你知道那个大臣怎么回答的吗?”

父亲常常给我们姐妹讲故事,我们都喜好父亲听故事。
我一听父亲这样说,认为又有好故事听了,擦一把眼泪,摇摇头,支起耳朵做好听故事的准备。

结果,父亲慢悠悠地只说了三个字“腌菜汁”。

我们压根也想不到会是这种不是菜的菜,哈哈大笑起来。

父亲眯着笑眼,环视一圈,说:“做饭离不开盐吧?如果盐放少了,味就淡,滴上几滴腌菜汁,味就足了,比直接放盐还好吃。
不信,你们试试。

我们照着试做,果不其然,味道鲜美。
再往后,我不爱用饭,就滴上几滴腌菜汁,兑着腌菜汁,竟然能吃得肚儿圆。

腌菜汁为什么这么好吃呢?原来在宋朝就有人爱慕于它,它便是《山家清供》里的“冰壶珍”,是里面唯一用“珍”字命名的菜品。
是不是里面最“宝贵”的呢?作者林洪在文中这样写的:“苏易简回答:食品没有一定的风味,适宜自己的最宝贵。
”的确是这样,适宜自己的便是最好的。

美味有几重,清雅有几分

在林洪笔下,人生不过吃吃喝喝,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但这个吃吃喝喝,不但是吃喝,而是一个过程,乃至是漫长的过程。
本日的我们,越来越失落去耐心,只要结果,不要过程。
然而,人生真正的美味,是在过程。

《山家清供》里写的,不仅仅是食谱,而这天常吃吃喝喝里那些故意思的小片段。
不须要什么宝贵的食材,只须要随手可得的平常小菜。
会吃的人,不是在珍奇里吃出好味,而是在平平常常的东西里,吃出不屈常的味道。
真正的美味就在家常饭里,真正的康健也在家常饭里。

隔了近千年的光阴,我们本日读《山家清供》,还是以为很亲切,不以为过期,大约是由于,它讲的是生活的原味。
不论科技怎么发达,人们都不可能离开日常的生活本身。
越是科技发达的时期,人们越看重生活技巧,也便是如何生活的问题。
这便是《山家清供》本日仍旧充满活力的缘故原由,这本书是一本关于如何生活的书,是一本如何在家常的吃吃喝喝里创造美的书。

这个中的美源于那一道道分歧凡响的菜。
在《山家清供》这本书里,林洪记载了104道菜,这些菜都有各自的义务。

有些纯粹是由于美。
墨客写首诗歌,就让这道菜美不胜收,舌尖上的风景在意识深处盛开,谁也挡不住它的诱惑。

有些菜是由于和某个历史人物有关。
一道菜里,藏着一个人的故事。

有些菜因此花果入撰。
餐花饮露,吃清洁的食品,让身体更清洁,其终极目的是让灵魂更清洁。

有些菜是为了讲道理而存在的。
一道菜,只是为相识释某个不雅观点。
食品本事,已经不主要了。

有些菜是要靠想象力才能享用。
一道菜,或许不能吃到肚子里饱腹,却可以滋养你的灵魂。

……

人间有味是清欢

菜品虽多,但《山家清供》一书的主旨,皆在“清供”二字,清雅的食品。
此书见告我们,一饭一蔬,皆是饮食的艺术。
那么就让我们把用饭当成一种过日子的艺术,心里存着一种淡淡的美,纵然逐日都要加班,或是住在租来的屋子里,或是孤身一人,你都能找到好好用饭的情由。

《山家清供》讲了很多不同类型的菜谱,其核心始终只有一个,那便是,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雅的素食,吃了能让人的身心清洁,让民气生欢畅,不肥胖,不焦虑。
林洪用清雅的食品勾引我们,不论身处何种境遇,都泰然处之,仿佛身处与世无争的山林。

南宋墨客翁卷有诗:“绿遍山野百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村落庄四月闲人少,才有蚕桑又插田。

透过有名文学学者费勇老师解读的《山家清供: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本书,让我陡然创造在文化大繁荣的宋朝,林洪不就像那杜鹃一声声啼叫在如烟的蒙蒙小雨中一样,为人们一笔一划描述出了一幅幅隽永的画卷吗?隔着近千年的历史,依旧能触摸到那股美得令民气醉的诗意和韵味。